2025年3月24日上午,罗湖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常委会会议在罗湖智汇大厦17楼1707会议室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凝聚共识为罗湖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贡献科技力量。会议由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张琳主持。
聚焦总结与谋划:亮眼答卷锚定新目标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科协办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的汇报。过去一年,区科协围绕“四服务一加强”职责定位,在科普品牌打造、科普资源整合、科技人才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功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品牌活动,线上线下辐射超10万人次;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6年获评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新增3家科普教育基地,构建“1+7+10”科普网络矩阵;修订人才政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常委们肯定了成绩,强调成果彰显了罗湖科技工作者服务大局的担当,为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使命担当:以法治与创新驱动科普升级
会议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圳市科协2025年工作要点》及《罗湖战新产业发展现状》。张琳指出,新时代科普工作需以法治思维深化责任、以创新思维服务产业、以用户思维提升服务:用好科普专项经费,将科普融入惠民利民实事中,构建“大科普”格局;针对青少年等四大群体开发科普产品,推动科普惠民“有温度”;发挥科协桥梁作用,加强企业需求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聚力攻坚2025:三大路径擘画发展蓝图
2025年,区科协将围绕“一条主线、两个主体、三大节日、四大群体”重点发力:一是打造“科技赋能民生”品牌,组织好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月等主题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科普模式;二是织密科普网络,鼓励企业、社区、学校共建共享资源,支持企业开展院士工作站及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三是育才聚智服务创新,依托“科创中国”平台引才育才,探索“科学副校长”长效合作机制,扩大罗湖区中小学大创客节覆盖面,储备未来科技人才。
此次会议既是对过往成绩的全面检阅,更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动员令和冲锋号。罗湖区科协将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更高站位扛起使命,以更实举措服务大局,助力城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