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吸引农民工最早、农民工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我市有外来劳动力700多万,其中农民工占到70%以上。昨天举行的市政协四届十次常委会专题议政将焦点聚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大家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广大农民工是我市社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为深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要共享深圳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
深圳是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之一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钟晓渝带领市政协社法委及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对我市农民工课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在昨天举行的专题议政会上公布。这份报告的开头,引用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委托专业机构调查的结果——深圳是全国十大“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之一。
一方面,我市积极为农民工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1993年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员工无深圳户口而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其他劳动条件方面实行差别待遇。另一方面,我市加强执法,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除制定了当时全国第一部针对农民工的地方性法规外,随后相继制定最低工资条例、劳动合同条例、劳动争议仲裁条例、欠薪保障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全市各用人单位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6420家,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人数近400万人。
不仅如此,我市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工参保590.70万人。同时,我市多渠道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2007学年我市共接纳了50.9万名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67.8%。
近几年用工短缺困扰我市劳动力市场
市政协委员原丽萍带来这样一组数字,2007年第二季度深圳劳动力缺口达47万,其中制造业的用工需求量占50%;据深圳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市场调查,今年深圳保姆缺口近10万人。曾经是全国农民工争先恐后奔赴的“打工天堂”的深圳,如今却连续几年面临用工短缺的问题。
市政协调研组在调查中同样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农民工反映“租房贵”、“各项公共活动场所偏少,文化娱乐活动受限制”、“医疗网点少,看病难”、“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少”等等。此外,我市技能人才缺口严重,拖欠工资的现象仍有发生,劳动部门作为劳动用工制度的执法主体责任有待加强。
成立农民工综合管理服务机构
如何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调查报告指出,首先要在管理和服务上实现两个转变。即政府各部门应该由过去主要面向和管理户籍人口,转变到同时面向和管理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成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居民的公共型政府;公平地为其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面向所有劳动者和居民的服务型政府。
可以尝试的做法是,成立农民工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充实农民工管理服务力量,建立把农民工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常态财政预算机制。建议借鉴上海的做法,在市、区劳动保障局设立专门的农民工管理和服务部门,研究制定农民工政策,负责农民工综合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各街道成立农民工管理服务中心,可将涉及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有关部门的职能进行有机整合,由该机构统一对辖区内农民工实行综合管理,提供各种服务。
鼓励农民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
据问卷调查,我市特区外农民工初中文化的占50%,高中占33%,大专以上占13.36%。作为我市产业大军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
有委员指出,造成农民工素质较低的一个原因是我市还没有建立起集农民工培训管理、就业指导、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专门组织协调机构,也没有制定过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市只有2所公办技校,4所民办技校,2007年市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录取比例仅为8%。
报告建议我市一是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组织培训工作体系。二是广筹资金,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社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投资体系,鼓励农民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三是按照“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多元培训格局和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同时要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经鉴定取得相应的证书,提升待遇水平。
让农民工享受更多社会公共服务
要让农民工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就要将各类公用设施和公共建筑公平地向户籍居民和农民工开放,各种公共服务尽可能地覆盖到所有常住人口。报告建议,要在规模较大的工业区配套建设廉租房,今后新建的工业区必须规划建设与之适应的廉租房,要制订政策,鼓励开发商建设经济适用房。要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农民工安全就餐体系,农民工人数达1000人以上的社区或工业区,农民工人数3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建立符合卫生条件的公共食堂。尤其宝安、龙岗两区已城市化,应逐步把两区基础建设纳入全市规划通盘考虑,按全市的标准,加快两区的公共服务、文体活动场所、社区公园等基础建设。
吸纳农民工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务
要让农民工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还要让他们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务的建设中有发言权。苏品宗委员建议,人大和政协组织要吸纳特别优秀的农民工作为代表和委员,为农民工倾诉心声、反映诉求提供平台;在人大、政协会议期间,要邀请部分优秀农民工代表列席会议,让政府部门拉近距离聆听他们的心声,使社会政策和法规更贴近民意,提高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级政府每年要开展评选“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技能大赛”等活动,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农民工要给予迁入深圳户籍等方面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