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起,作为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圳人才园正式投入使用,服务大厅设置65个窗口,集中为市民提供“一条龙式”服务。涉及就业服务、社保业务、人才引进、涉外就业、人事考试、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信访、行政复议、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共20类的122项业务均可在此“一站式”办完。
65个窗口可办理122项业务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位于福田区深南大道8005号的深圳人才园,这是市政府为广大市民打造的“一站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位于福田区竹子林片区,毗邻福田交通枢纽,从地铁罗宝线竹子林站B1出口前行大约10-15分钟即可到达。
据介绍,目前人才园服务大厅、考试院、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信访大厅四大部分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服务大厅共设置了65个窗口,共3065平方米,涉及到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资格、人力资源服务、留学人员、外国专家、涉外就业、高层次人才、人事考试、技能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技能培训、社保服务、就业服务等13个部门的20类122项业务,涵盖了我市绝大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
由于是投入使用的第二天,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并不是很多,各个窗口秩序井然。市民余先生快速地办理完养老保险业务后很满意地向记者点评:“以前我要先到市民中心,再跑到彩田路的社保局办理业务,现在一个大厅可以全办完,方便多了。”
据介绍,从2016年开始,人才园档案中心将开始运转,免费为市民保管档案,预计初期将有49万份档案将保存。与此同时,人才园还将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枢纽型基地和产业聚集发展平台,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首设社保“同城通办”试点窗口
“一站式”服务不仅仅体现在办事地点的集中,还体现在办事流程的优化上。人才园服务大厅开设了社保业务“同城通办”试点窗口,这也是深圳首批“同城通办”试点窗口,共设9个办理窗口3个咨询窗口。“之前社保业务按区域办理,各个区的业务必须在本区分局办理,‘同城通办’窗口实现了全市社保业务跨区域办理,无论哪个区的申请人,都可以在这个窗口办理业务。”市社保局副局长黄险峰介绍。
试点窗口不仅打破目前社保服务窗口按属地分区权限经办业务的模式,还将传统的按社保征收和五险待遇申领核发分类办理模式整合为“一窗式受理”全新的经办模式,市民可以在任一社保窗口办理“社保征收、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的业务。
公共考试平台可容近千人同时考试
在人才园裙楼二楼是考试院公共考试服务平台,作为深圳首个大型的标准化、专业化、多功能的人力资源考试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为各类人力资源考试提供笔试、面试的场地及相关设施,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平台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有27个标准笔试考场(也可用于面试)和5个装有单向玻璃的专业面试考场,可容纳近千人同时进行笔试,或近30个面试组同时面试。
位于人才园北区二楼的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服务大厅分为安检区、等候区、立案受理区、案件调解区、庭审区、法律援助区等工作区域,设有立案受理窗口4个、调解室5个、仲裁庭5个。
信访大厅则设置有8个窗口,包括信访处接访窗口、监察支队接访窗口、社保接访窗口,律师、社工、义工窗口,并设有调解室,局领导接访室,警务室等。
“人才园作为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枢纽中心,整合集中了原分散于全市不同地点的相关服务事项,市民和企业可在此办理我市绝大部分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市人社局办公室副主任冯合昌介绍,位于新城大厦的市外专局、人事中心,红桂路的仲裁院、华强北的考试院目前已经全面停止办理业务,集中搬迁到人才园来。而市民中心的办事窗口照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