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圳城市大学将落户罗湖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16-06-24 09:3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我市高等教育国际化、跨越式发展又传喜讯,市民不出国门就可以留学!昨日上午,“国际城市大学联盟——深圳城市大学筹建办公室”揭牌仪式在京基100大厦举行,标志着我市首家民办特色大学项目从理念指引、概念设计进入正式筹建阶段。

  在揭牌仪式上,深圳市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与京基集团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将共同推动城市大学的建设运营工作。罗湖区区长聂新平表示,罗湖作为全市首个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区,通过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加入教育产业,将更加丰富城市更新的内涵,助推老城区焕发全新活力。罗湖区将为筹建办开展工作提供更好条件,加快推进校园选址、资质申报、师资募集等重点工作,与相关单位一起共谱罗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校城融合”有效提高土地集约率

  据了解,深圳城市大学是一所民办体制的综合性普通高校,由地方政府政策支持,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从事高等教育与研究。

  深圳城市大学项目具体执行人、中营都市副理事长金建民博士介绍说,城市大学是近年来国际特大城市教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科研教育为引领,通过与城市、产业相融合,打造新型教育创新平台和产业研发基地。“‘城市大学’模式在国外较为普遍,如在伦敦、纽约等地,许多大学校园的选址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多个校区分布在城市各处。罗湖正在开展的城市更新,正好提供了开展‘城市大学’的契机。”

  金建民表示,采用校城融合的“城市大学”模式优势很多:如“城市大学”只需要在城市更新项目中以一两栋楼作为核心教学区,其他配套可进行社会化配置,以此有效提高土地集约率;采用国际联盟模式可以与国外多所大学联合办学,引进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产业升级中加入高等教育内容,为城区产业升级、创新创业及展开国际合作等等都提供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等等。

  将分布于罗湖各城市更新项目之中

  根据规划,至2019年底,深圳城市大学拟在深建设多个专业学院,分布于罗湖各个城市更新项目之中,每个学院人数约千人,计划10至15年在校生总规模将扩大到两万人左右。

  “深圳城市大学具有四个特点:‘改革基因的民办大学’、‘服务发展的创新型大学’、‘校城融合的无边界大学’和‘面向国际的开放型大学’。”深圳城市大学发起人陈可石教授表示,在办学理念、治理机制、运作模式、经费筹措、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圳城市大学都将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办学新路径。围绕罗湖区、深圳市乃至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圳城市大学将重点布局创新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助力罗湖建设“一校、三谷、多园区”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服务罗湖“消费引领、创新开路”战略和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此外,深圳城市大学还将充分借鉴伦敦、纽约等城市经验,统筹推进校园建设与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形成“城市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城市”的新格局,并加强与伦敦大学学院UCL、伦敦艺术大学UAL等海外名校合作,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城市大学。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