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闭幕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5-11-24 12:1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王沪宁出席闭幕式


十五运会闭幕式21日晚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21日晚在深圳闭幕。

  晚8时,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闭幕。第十五届全运会会歌奏响,第十五届全运会会旗缓缓落下,燃烧了13天的主火炬随之熄灭。

  黄坤明、郑建邦、谌贻琴、朱永新和刘振立出席闭幕式。

  第十五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本届全运会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将办赛工作与推动三地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共同奏响“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乐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各参赛代表团代表入场。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十五届全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广东省省长孟凡利致辞说,十五运会是体现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盛会。让我们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第十五届全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说,粤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办全运会圆满成功,共同谱写大湾区融合发展新篇章。让我们将全运会的积极奋斗转化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奋进动力。

  第十五届全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致辞说,十五运会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气象。澳门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大湾区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第十五届全运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致辞说,我们成功举办了一届彰显制度优势、湾区风采的体育盛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

  闭幕式上,孟凡利、李家超、岑浩辉将全运会会旗交还给高志丹,高志丹将会旗移交给第十六届全运会承办地代表、湖南省省长毛伟明。第十六届全运会将于2029年在湖南举办。

  第十五届全运会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设34个竞技比赛项目和23个群众赛事活动,共有1.4万多名运动员和约1.1万名群众运动员参加。有5人3队8次超8项世界纪录,10人4队14次创/超13项亚洲纪录,10人4队15次创14项全国纪录。

  闭幕式上还举行了主题为《星辰大海》的文体展演。

转存图片

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

  11月21日,十五运会组委会在深圳市民中心总结本届赛事相关情况。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表示,通过举办十五运会,彰显了“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推动了大湾区协同发展,探索出“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新机制,促进了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积累有益经验。十五运会组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实现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体运动员奋勇争先、勇创佳绩,全体工作人员精益求精、全情投入,十五运会精彩圆满,令人难忘。十五运会将载入我国体育事业和粤港澳三地发展的光辉史册,留下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十五运会创造8项世界纪录

  全运会是国家奥运战略的重要一环。十五运会开赛以来,各代表团公平竞争,各项目精彩度提升,一批优异成绩集中涌现、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本届全运会在田径、游泳、射击、举重、场地自行车、攀岩等有纪录的项目中,创造8项世界纪录、5项世界青年纪录、13项亚洲纪录、10项亚洲青年纪录、14项全国纪录、7项全国青年纪录,另有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过巴黎奥运会冠军水平,全面展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

  本届全运会37个代表团中有31个代表团获得金牌,35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十五运会上充分展示了参赛项目全、参赛人数多、人才厚度深的综合实力。湖北、河南、四川、河北、北京等省份在各自优势项目上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他地区结合自身实际,集中资源力量发展特色项目、重点项目,并不断取得新突破。

  广东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金牌总数稳定保持在第一集团前列。香港代表团表现亮眼,首次获得游泳、帆船、击剑、橄榄球等项目的全运会金牌,金牌总数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澳门代表团亦有突破,本次派出最大规模的代表团,多数项目首次参加全运会,在乒乓球、铁人三项、女子排球等项目上有亮点表现。

  本届全运会老将新人均有优异表现,展现我国竞技体育的薪火相传、持续攀升的良好局面。樊振东、陈芋汐、侯志慧等一批巴黎奥运会冠军,在全运会上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以王子菲、于子迪、孙思蓓为代表的一批“05后”“10后”小将,上演了青春风暴。

  十五运会检验了各省区市长期科学刻苦训练,不断改革创新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强化科技助力和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的成效。从全运看奥运,十五运会达到了检验水平、发现人才、锻炼队伍、奥运练兵的目的,为奥运会备战打下坚实基础。

  十五运会比赛风清气正,中华体育精神在十五运会赛场得到大力弘扬。各项目竞赛委员会工作严谨,技术官员执行规程规则严格。截至11月20日,本届全运会已实施兴奋剂检查2858人次,未发现兴奋剂违规情况。

  提升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参与面广,带动全民健身蓬勃开展。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目、166个小项目,共有1.1万名民间高手参加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决赛,覆盖学生、工人、农牧民、教师等各类群体,年龄最大81岁、最小8岁。他们在全运会舞台展现风采、切磋技艺,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力带动了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观赛热情高涨,跳水、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橄榄球等项目一票难求。现场观看田径比赛的人数最高时达到4.5万人。媒体不间断传播全运会赛事,有关十五运会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激励更多人热爱体育、投身体育锻炼。

  新建场馆赛后发挥全民健身功能

  简约安全办赛,竞赛组织平稳有序,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办赛成本。体育总局和粤港澳三地兼顾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90%的场馆沿用现有设施,新建场馆赛后将全面发挥全民健身、赛事承办、文艺展览等多种功能。按照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等原则配置竞赛器材,有效节约了采购支出;采取了一天三地四城的形式开展火炬传递。

  开闭幕式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大幅压缩文体展演时间和演职人员数量,守牢安全底线,确保安全可控。体育总局和粤港澳组委会全面排查竞赛组织环节的安全隐患,各参赛单位严格遵守组委会规定,加强跨赛区流动的交通安全保障。组委会建立气象及海况专班,精准预报,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针对台风及海况不理想的情况,及时调整了相关项目(海岸赛艇等)的比赛日程。

  十五运会决赛期间,参赛运动员14252人,代表团工作人员8491人,技术官员6565人,注册记者3300余人,志愿者49500人,其余直接参与赛会服务保障人员达数万人。整个赛会筹办举办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圆满完成安全办赛目标。

  探索内地与港澳合作办赛新模式

  发挥体育独特功能,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贡献体育力量。十五运会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协同举办的全运会,组委会设置并组织了横跨湾区三地的公路自行车比赛、横跨深港的马拉松比赛。开创性针对人员、车辆、物资实施前置查验闭环管理,让运动员顺利通过边检口岸,实现了“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做到了跨越时空、突破体制、凝聚人心。

  在香港、澳门举办的篮球、排球、橄榄球、击剑、铁人三项、乒乓球等比赛项目,内地与港澳密切协作、专业统筹,保障各项赛事顺畅举办,探索内地与港澳合作办赛新模式。通过举办十五运会,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推动了大湾区协同发展,探索了“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新机制,促进了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积累有益经验。

  十五运会期间,粤港澳组织联队参加龙舟项目比赛和舞龙舞狮项目的展演,增进了香港、澳门同胞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志愿者身穿醒目的红马甲,为来往游客和市民提供咨询与指引服务,助力各地游客畅行十五运会。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商业等融合发展,成为一场促进区域融合、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盛会。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