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翼,助体育腾飞。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执委会举办“科技全运”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赋能十五运会相关情况。
广东:130多款高科技产品护航赛事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高科技产品展示专班副组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会上指出,本届全运会立足广东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产业积淀与创新优势,锚定“赛事引领、场景多元、成果惠民”的三大理念,协同广州、深圳等地市赛区共同遴选130多款高科技产品,涵盖“技绽开幕、智慧场馆、赛事保障、科技助残”四大“核心场景”,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起“科技赋能体育”的广东范式。
开幕式上,人形机器人“群体协同”奏响千年礼乐,并在国际象棋、拳击比赛中化身为“颁奖助理”,充分验证了广东具身智能产品在超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与精确度。电光水雾模拟的“科技火焰”、AIGC生成的运动会吉祥物动画、裸眼3D、全息投影等一众前沿科技元素沉浸式交互呈现,无不彰显出科技创新的力量。
深圳:“科技办赛”贯穿全链条全过程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结合城市科技创新的特质积极推进“科技办赛”,重点围绕竞赛组织、场馆和信息化、火炬传递、闭幕式展演等应用场景需求,将最新的科技产品、前沿的创新技术融入办赛全链条、全过程。在智慧城市底座的基础上,深圳集成开发赛事指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赛事全流程的精准调度与高效管理。
十五运会深圳赛区执委会科技专班常务副组长、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介绍,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构建一张由4207个信号天线和1767个无线AP设备组成的全域“感知网”,借助5G技术,能够在0.05秒内迅速完成足球轨迹的计算与边界比对。深圳赛区充分运用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科技助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如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完成自主点火交接,展示人形机器人通过5G-A远程遥控技术实现无伴随传递。
在深港跨境马拉松比赛中,深圳赛区创新采用“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机制,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通关、丝滑过境。深圳赛区在场馆建设改造中,充分融入了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理念,建成多个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应用场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场地定位基站,可实时收集运动员的跑动、发力以及动作轨迹等数据,并生成直观的分析报告。
闭幕式:一个汇聚最新科技产品的秀场
深圳提出“让创新的基因融入赛事血脉”的理念,也让“黑科技”突破赛事短期场景限制,转化为城市长期治理能力。何建辉表示,近年来,深圳加快建设“四个先锋”城市,即极速宽带先锋城市、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以科技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次深圳赛区不仅为科技企业搭建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推广平台,更将推动科技创新产品从赛事场景向产业升级、城市治理等领域延伸,实现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此外,十五运会闭幕式将于11月21日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何建辉透露,“十五运会闭幕式,将是一个汇聚‘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5G云控、无人驾驶等最新科技产品的秀场。”
夏奇峰表示,这次“科技全运”的“惊艳绽放”,源于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的硬核底气,不仅彰显“深圳—香港—广州”作为全球第一创新集群的硬核实力,更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聚力共赢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