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近2000亿元重大基金落地,为800家企业搭起资本桥梁。
这是“深圳创投日”三年的“成绩单”,作为全国首个创投与科技联姻的节日,自2022年11月以来,深圳以每月一期的频率举办“深圳创投日”,持续为创新企业与全球资本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已成为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亮丽名片。
打造科技创新资本新“引擎”
深圳是中国最早发展创投且最早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创投的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起,深圳就开始搭建创投机构与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由此催生了深创投等机构。截至目前,深圳基金管理规模已超1.5万亿元,头部基金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透露,深圳创投在2025年累计投资近1.8万亿元的项目,其中早期投资占接近一半;“深圳创投日”以来累计投资1000多亿元,在航空航天、量子计算、未来产业上的投资增速超25%,到2024年底累计支持1.4万家企业,中小企业占比近70%。
科创债作为创新金融工具,正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今年6月,深圳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成功落地,开创了科创企业融资新模式。在此次活动现场,国信证券与东方富海、力合创投等6家创投机构,以及英唐智控、菲鹏生物等科创企业又签署科创债合作协议,进一步为科技企业提供“可进可退”的融资路径。
“科创债具有融资成本低、审批效率高、资金使用灵活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金融力量。”国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周靖告诉记者,此次科创债合作机制将进一步面向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展开服务。对初创期企业,将通过‘创投机构发债+基金投资’模式实现前置支持;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通过直接发债方式满足其规模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推动技术迭代与管理优化。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深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鸣钟表示,深圳拥有342家深市上市公司,其中近五年(2020-2024年)新增87家,两项数据均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我们将持续强化与创业投资机构的紧密合作,携手创投机构等各市场主体建立更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超900亿元中长期基金群落地
活动现场,深圳集中发布了2025年度重大基金招引成果。此次发布的基金涵盖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基金、险资私募基金及科创种子基金群三大类别,总规模突破900亿元。
银行系AIC基金重磅落地。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达370亿元。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旗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这批AIC基金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充分发挥银行系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强的优势,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撑。
险资私募基金强势加码。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追求稳健回报的特点,是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理想“耐心资本”。此次平安资本、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海港人寿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发布,三只大型险资私募基金成功落地深圳,总规模高达494亿元。
此外,科创种子基金群建设初具规模,持续孕育未来产业新星。深圳天使母基金携手深创投、南方科技大学、同创伟业、力合创投、时代伯乐、前海亚商等知名投资机构与高校院所联合发布成果。截至目前,已成功组建并落地27只科创种子基金,总规模达41.36亿元。该基金群致力于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整合顶尖科研资源与市场化创投力量,重点投向处于概念验证和初创期的硬科技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等前沿未来产业领域。

深圳发布十条政策提升创投市场国际化水平
11月6日,“深圳创投日”三周年:“AI时代”主题活动在南山举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代表,创投机构、重点基金、产业链龙头企业齐聚,共同探讨AI时代创投发展新机遇,共话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新路径。现场还发布了《深圳市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方案》),推动资本与产业双向赋能。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出席活动并致辞。
当前,海外主权基金规模持续壮大且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力度。2024年对华投资中62%来自中东,投资规模近100亿美元;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对华投资占其整体投资组合的18%。
从此次《方案》政策上看,深圳欢迎全球主权基金来深布局的“诚意”十足。从协调机制、落地支持、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推出十条政策、24项具体措施,吸引外资投向“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及基础设施等领域。
《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全市500万平方米优质创投产业空间,推动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合作基金项目加速落地;加强与已落地机构的高频次、深层次交流对接,积极引导其扩大在深投资规模与布局深度。
在联动模式上,《方案》表示,积极引导海外主权基金与我市民营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多元化经贸合作。支持通过战略投资、股权投资、产能合作、服务贸易等模式,助力深圳的优势技术、产品、标准、品牌及整体解决方案“走出去”。
在投资渠道拓展方面,《方案》提出,要吸引海外主权基金以基金LP形式参与深圳市基础设施与不动产投资,推荐深圳市优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与海外主权基金对接;支持海外主权基金以QFLP的形式参与不动产私募基金投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