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晚,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暨鹏城文学院揭牌仪式在“湾区之眼”举行。
11月2日,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在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启幕。本届深圳读书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AI时代 爱阅读”为主题,超3000场阅读文化活动实现全民全域全覆盖。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怀海,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倪谦,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李小甘等出席启动仪式。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作主旨演讲。香港、澳门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率领香港、澳门代表团来深推进深港、深澳共读活动。
张玲表示,作为第一个推广全民阅读开展“读书月”的城市,深圳持续焕新阅读空间,打造可感可知的城市文化会客厅,让阅读融入城市肌理;着力创新阅读机制,聚焦数智阅读新生态创新举办阅读文化活动,充分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让阅读成为时时处处人人可及的高品质生活方式;积极革新阅读载体,持续深化深港、深澳共读中华经典、共传中华文脉,深入开展深喀共读,拓展深圳与新加坡共读活动和作家对谈,努力打造“近悦远来”文明互鉴城市典范。
薛其坤在演讲中分享了对于读书的认识,认为读书之道首在明德,读书之要重在穷理,读书之径成在坚持。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信息过载的今天,深度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构建系统的认知,深入理解世界,直击问题本质。祝愿大家在书中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在书香社会活出书香人生。
据介绍,本届深圳读书月以“三新”破题,注入全新活力:开启新地标,首次将读书月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落地“湾区之眼”;开拓新实践,正式成立全国首个全民阅读专项基金,激发、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全民阅读;开辟新平台,揭牌运行鹏城文学院,加强对文学原创的涵养培育,抓作品、抓人才和抓环境贯通,以扛鼎之作汇聚时代精品,讲好深圳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为全民阅读提供丰沛的内容供给。
开幕式上,鹏城文学院揭牌,并与战略合作伙伴、作家作品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全民阅读专项基金宣告成立,首批注资的企业和机构获颁“共读伙伴”证书。

超3000场主题活动铺满全城 7大亮点逐个数
本届读书月以“AI时代 爱阅读”为主题,构建“1+2+10+N”活动矩阵,以一个年度聚焦锚定核心影响力;用两项创新实践筑牢长效根基;通过十大系列49项重点主推活动打造立体框架;全域联动,在11个区设置分会场,超300项3000余场主题活动辐射全城,将呈现七大亮点。
全国首创“双平台+基金”模式
11月2日晚,“鹏城文学院”在“湾区之眼”揭牌。同时,全国首个“全民阅读专项基金”正式成立,并设立“共读伙伴”荣誉机制。读书月期间,还将举办“新大众文学创想峰会”“鹏城科幻文学周”等系列活动。
聚焦城市战略 阅读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紧扣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主题,策划一系列高辨识度活动,打造有温度的文化IP。其中,深圳图书馆打造200平方米“改革样本:馆藏深圳改革开放主题文献展”,展出2000余册文献。此外,围绕“十五运会”,深圳图书馆还将设置400平方米展览区,营造全民迎全运的浓厚氛围。
AI科技赋能 让“爱阅读”落地实践
依托深圳AI产业优势,将科技深度融入阅读全链条,推动“AI时代 爱阅读”从主题变为实践。比如举办“AI领军者沙龙”“我的AI时代”青年圆桌对话等活动。此外,云上读书月将向市民定向投放涵盖网络文学、经典有声书、名家课程的数字阅读礼包,同步发起“书香深圳·云端悦读”主题共读计划。
全城全民共享 阅读覆盖多元群体与场景
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场景设计特色活动,实现阅读场景全域覆盖。
在“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基础上,联动全市体育场馆推出“阅读积分换免费运动时长”活动,预计发出近万张运动场馆优惠券;开展全民阅读“五进”行动,在产业园区设“技能书架”、在医院推“阅读疗愈”、在公园设朗读亭;深圳出版集团还将联动深圳市安居集团,推出“书香乐寓”计划。
跨域跨城共读 书香链接湾区与世界
以阅读为纽带,深化城际、国际文化交流,让书香走向更广阔舞台。
读书月期间围绕“深港澳共读”,将举办超过30场文化活动;“深喀共读”邀请名家走进喀什,开展专题讲座、非遗传承、实践教学活动;“深新共读”将邀请新加坡作家尤今来深对话。此外,读书月期间还将在日本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设立“深圳之窗”文献专区,展示中、英、日文深圳特色文献;联合广州、佛山举办“托尔斯泰与他的世界”联展,深化中俄地方人文交流,助力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
品牌活动焕新 注入阅读生态新活力
经典品牌活动全面焕新,探索全民阅读延伸新路径。
“我的深圳”——经典诗文朗诵会·全民朗诵大赛秉持“无门槛参与、全龄段覆盖、多场景联动”原则,打造文化与城市温度兼具的诵读盛典;“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评选升级评审机制,新增“最具潜力新作”“最具潜力出版品牌”奖项,设置书展专区并举办国际绘本分享会;“大家的声音”深圳读书论坛邀请麦克法兰、阿来等名家,开展3场专场论坛与高端对话。
深圳书展同步联动 山海连城更添彩
11月13日至17日,读书月将继续联动举办2025南国书香节暨第七届深圳书展,融合人工智能、簕杜鹃花赏、全运会元素,突出文化与科技、文旅文体的跨界联动,延续“在蓝天下、草地上办书展”的深圳特色,展现“山海有诗意,书香最深圳”的品牌口号。本届书展将打造多个特色展区,主会场设九大主题展区,北区突出文化与科技融合,南区突出文旅、文体融合。
鹏城文学院揭牌
11月2日晚,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暨鹏城文学院揭牌仪式在“湾区之眼”北区星空花园隆重举行。活动中,鹏城文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深圳在文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鹏城文学院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共同指导,深圳出版集团主办,以“出作品、出人才、建平台、创生态”为目标,以“新大众文艺”及“城市书写”为重点,凸显科技赋能、青年导向、国际视野三大特色,推动精品创作与产业转化并重。由著名作家王蒙亲题“鹏城文学院”院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担任名誉院长,苏童、王干、吴岩、吴君等共同推动建设。
揭牌仪式:文学之光照亮文艺创作新生态
仪式上,鹏城文学院与光明区委宣传部、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特区文学》杂志社、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深圳歌剧舞剧院、阅文集团等六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香港作家、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周蜜蜜,澳门作家、澳门笔会副理事长梅仲明等缔结创作盟约,不仅为鹏城文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深圳文化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未来,文学院将孵化精品,实施“文学母本攀登计划”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信人人都是时代的“剧作者”,启动“未来浪潮”等新大众文艺发展计划;深耕“网络文学”,携手阅文集团发掘更多年轻力量;联动港澳和国际,链接影视、演艺、科幻等多维资源,全链条打造原创文学IP。
运营机制:汇聚多方智慧与资源
据了解,围绕“出作品、出人才、建平台、创生态”的发展目标,鹏城文学院将实施作品创作与激励机制、人才培育与引进机制、平台建设与交流机制、产业融合与转化机制,并将重点实现“聚拢资源、打响品牌、特色凸显、机制初成”,推动深圳各区文学创作资源从“散装”向“集装”转变,凝聚起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悉,今年读书月期间,文学院将与光明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鹏城科幻周”,集中推出科幻文艺作品和丰富多彩的科幻交流活动;举行第一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新书发布会,发布包括《关内关外》等7部作品在内的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举办“圳在叙事,回响东方”全球华文文学创作沙龙、突破想象的未来·第二届深圳网络文学征文颁奖典礼、“深新共读·文化互鉴”等活动,为深圳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鹏城文学院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未来展望:推出更多面向未来书写时代的精品力作
新时代新征程,努力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鹏城文学院将聚焦“新大众文艺”及“城市书写”,致力于创作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努力打造新时代的经典。
围绕这一核心,鹏城文学院将广泛征集以深圳及大湾区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挖掘深圳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时代精神;鼓励创作者以大湾区特别是深圳为背景进行创作;邀请全国文学名家进行主题创作,聚焦未来五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创作彰显特区精神的文学母本。
此外,鹏城文学院还将加大对深圳青少年内容创作者的挖掘和培育力度,助力潜力新锐作家快速成长;构建“引育用留”机制,以优渥条件吸引行业领军者加入,营造良好的创作生态,让作家在深圳安心扎根;同时,强化与港澳以及海外文学人才联动,通过“鹏城文学院”平台,鼓励其在深圳创作书写时代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