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横琴口岸库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内,右前方电子屏上两地5家查验单位名称前的指示灯由红色变为绿色,粤澳分界线上的防冲撞柱降落、道闸打开,一辆载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燃料瓶的车辆,经横琴口岸出境,驶入澳门。同日,火炬燃料瓶也经深圳湾口岸奔赴香港。10月20日晚,满载火炬、火种盆等传递物资的货车已从佛山启运,经深圳湾和港珠澳大桥口岸运往香港和澳门赛区,用于开展火炬传递活动。
为确保火炬等特殊物资安全高效通关,深圳、拱北海关启动十五运会专项通关保障机制,依托大型赛事物资通关便利措施,实现“提前申报、精准监管、即到即验”,为火炬在港澳传递活动保驾护航。“现场核查外观要谨慎小心,尽量减少拆封和接触,最大限度保障物资完好。”深圳湾海关查验关员黄怡生介绍,深圳针对运输路线、火炬包装防震标准等细节制定预案。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综合业务工作处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通关保障,海关驻会人员早在今年5月火炬尚在生产阶段,已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火炬传递处建立联系,了解传递方案、通关物资种类和需求,重点宣介海关在危险货物包装性能检验和指定口岸监管方面的相关规定。
据悉,火炬及相关设备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安排统一制作分发四个火炬传递城市。火炬、火种盆、燃料瓶均由万家乐制作,其中燃料瓶需要发往英德的气体供应企业进行专业罐装。根据上述情况,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协调广州海关专人与属地企业对接指导适用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涉及易燃气体,罐装后的燃料瓶需要按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出口通关相关规定监管,实际出口前必须完成危险品分类化验、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和出口商品检验等系列准备。在确定燃料瓶需要罐装输港澳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第一时间协调广州海关商检处专家提供检验相关指引,同步与深圳、拱北海关联系确定燃料瓶通关指定口岸。气体送检后,其协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加急检验在3天内出结果,比常规需时缩短10个工作日。
“火炬燃料瓶中所填充的丙烷是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列明的危险化学品,属于极其易燃气体和加压气体,出口前属地海关需对其实施检验监管,包括单证审核和属地现场检查。”清远海关查检科科长商春表示,海关在填充气体的工厂开展检查的过程中,对该批火炬燃料瓶的运输包装进行仔细检验,指导企业使用专业缓冲材料对箱内剩余空间进行科学填充,最大限度避免运输途中因颠簸造成瓶体碰撞,保障货物运输安全。
十五运会执委会火炬传递处负责人张力文在现场告诉记者:“从佛山启运前就收到了海关的申报指引,提前完成了相关信息备案。火炬组件精密、且对运输时效要求高,原以为通关会很繁琐,没想到到口岸后很顺利就完成放行,为火炬传递前期筹备节省了大量时间。”据悉,本次火炬及设备已分四批次从广东经深圳、珠海口岸运往香港和澳门。11月2日,火炬传递将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同步举行。

深圳赛区保供电全面进入实战状态
记者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了解到,十五运会深圳赛区电力保障工作历经近一年厉兵秣马,目前已正式进入全面实战状态。其中,重要场馆通过深圳首创的“三角梅”型接线方式,形成了具有超高安全标准的供电保障。
“三角梅”提供“零闪断”电力
“重要赛事活动的保电工作较常规供电有更高标准,哪怕毫秒级的电力闪断,都可能影响直播信号传输、场内灯光音效等环节,造成不可挽回的赛事事故。”深圳供电局保电办电网组组长陈作伟介绍。对此,深圳供电局在电网侧创新推出“8个100%”专项行动,包括特试特检100%、设备缺陷隐患排查整治100%、调控一体化100%、二次远程运维100%、配电自动化终端排查100%、配电自动化在线100%、专变用户分界断路器安装100%、场馆双电源建设100%,全面覆盖电网建设、设备运维、风险防控等核心环节。
其中,重要场馆通过深圳首创的“三角梅”型接线方式,安全可靠标准远超常规保电要求。“之所以命名为‘三角梅’,是因为这组接线结构形似深圳市花簕杜鹃(俗称三角梅),更寓意它如三角梅一样刚毅坚韧,守护供电安全。”深圳供电局配网管理部高级经理黄湛华说,“我们为重要场馆配备的3组市电供电电源,均来自不同供电片网的变电站。每座变电站引出2回中压线路,作为场馆‘一主供一备用’电源,化作‘三角梅’的‘花瓣’。这意味着,任一变电站、任一线路出现问题,都有其他站和线路随时‘顶上’。”
而“三角梅”的“花蕊”则由构网型在线储能系统和V2G车网互动示范站构成,它们与变电站电源、场馆侧的低压STS静态转换开关、UPS不间断电源,共同组成“三角梅”的“坚强内核”。“我们还重构变电站主变侧、配网主干线路、环网柜进线侧的二次设备保护功能逻辑,形成故障下的‘三道防线’。在电网突发故障的情况下,每道防线毫秒间‘无缝衔接’,为场馆提供‘零闪断’的稳定电力。”黄湛华进一步介绍。
27个场馆运作“一馆双团队”协同机制
近日,十五运会男足U18比赛激战正酣。灯火通明的宝安体育场内,“供电守卫战”在39处关键点位同步进行。“赛前,我们深度评估场内供电设备状态,协助场馆方实现消缺率和整改完成率‘双100%’。”深圳宝安供电局宝城供电分局配电运维班班长罗海松说,比赛期间,这支荣获“深圳市青年文明号”的团队在馆内部署了123人次值守,并在馆外增派人手加强线路巡护。
“在市执委会和市发展改革委的统筹下,我们与全市27个赛事场馆建立了‘一馆双团队’协同机制,场馆运维团队和保电团队按照‘责任界面清晰、服务全面覆盖’原则,落实‘四个到位’措施,确保隐患排查到位、绿电保障到位、协议签订到位、标准制定到位。”深圳供电局保电办赛事组组长唐斌说。
目前,深圳供电局保电团队已全面进驻27个场馆,持续深入开展馆内电力隐患排查整治,并依托市场化交易,实现赛事场馆100%绿电供应。同时,深圳供电局协助市执委会出台了《场馆赛时临时用电管理指引》等标准。
开展“跨省支援”,落实“五长联保”
保电措施有序开展、有力落实,离不开从去年12月起构建的覆盖多层级联动、高效协同的电力保障体系。
南方电网公司坚持“全网一盘棋”,从广西、云南、贵州统一调配业务骨干来深支援开展保供电工作。首批119名支援人员于7月30日完成支援任务,第二批185名骨干已于10月13日抵达深圳,并迅速进入保电实战状态。
“我们还参照战区作战模式,建立准军事化电力保障体系,涵盖总指挥部、战区指挥部、前线指挥部三级协同指挥机制。”深圳供电局保电办负责人邓世聪表示,该局在保供电战区设置馆长、片长、站长、线长、值长,通过“五长联保”管理模式,实现每项任务、每个环节、每个设备到岗到人。“目前,保电团队已准备就绪,誓以最佳状态,确保十五运会供电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