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十五运会深圳赛区测试赛完成近七成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5-10-13 11:4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十五运会马术项目测试赛在光明区举行。作为正式比赛前的重要演练,本次测试赛全面检验了场地设施与赛事组织流程。图为比赛中的马术场地障碍赛环节。

  距离十五运会开幕式已不足1个月,各赛区赛事筹备工作迎来冲刺的关键节点。深圳赛区目前已圆满完成14场测试赛,约占21场总测试赛的近七成。

  筹备进度条持续刷新的同时,赛事测试节奏也不断提速。从跨境通关的高效突破到台风应急的从容应对,从精细保障到赛后的快速复盘整改,深圳正以“真测真改”的务实姿态抓紧查漏补缺、打磨细节,全力确保正赛阶段每一场赛事都能实现 “稳、准、精”的办赛目标。

  一场测试赛一次全流程检验

  按照赛事规划,深圳需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搭建21场“实战考场”,涵盖竞技赛事、群众赛事与残特奥赛事三大类别。随着马术测试赛的落幕,目前深圳赛区有14场测试赛顺利“交卷”,赛事足迹遍布福田、罗湖、南山等8个赛区的17个场馆(地)。近七成的完成率不仅彰显了“深圳速度”,更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场馆设施与运行团队得到了全方位磨合。

  作为刚刚完成的重点项目,马术测试赛的筹备与执行充分展现了深圳对特殊赛事项目的专业把控能力。针对马术运动对场地、设备及配套服务的高要求,深圳团队提前数月优化竞赛场地:将障碍赛赛道的地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通过反复碾压与检测确保马匹奔跑时的安全性;专门升级马厩通风与温湿度调控系统,搭配防滑垫与独立饮水装置,为参赛马匹打造舒适的栖息环境。在流程保障上,创新设计“马匹绿色通道”,从运输车辆消毒、马匹健康检疫到赛前热身场地分配,实现全流程“无缝衔接”;同时组建由兽医、驯马师、场地维护人员组成的专项保障组,全天候待命处理突发状况,保障赛事运行的流畅度与应急响应效率。

  从田径马拉松的万人参赛保障,到自由式小轮车的极限赛场调度;从残特奥会射箭项目的无障碍服务,到棋牌赛事的精密技术支持,每一场测试赛都瞄准“全流程检验”目标。这些覆盖多元场景的“实战演练”,为后续正赛的区域协同、场馆调度积累了大量经验,也让筹备工作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

  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

  在深圳的测试赛“答卷”里,没有“走过场”的敷衍,只有“抠细节”的较真。田径马拉松测试赛中,“跨境无感通关”让参赛选手省去繁琐流程,实现“无感通行”;射箭测试赛通过“一馆多项”快速转场,让场馆利用率大幅提升,背后是团队对每一个转场环节的反复推演。

  面对突发状况,深圳的应急能力更显扎实。此前围棋测试赛遭遇台风影响,赛事团队迅速启动“熔断”机制,从人员疏散到赛程调整,全程高效有序,用“临危不乱”证明了筹备工作的韧性。在小轮车测试赛上,针对赛事场地专业性强、运动员安全风险较高的特点,团队更是下足功夫:从赛道坡道角度的精准校准、障碍物间距的反复测量,到运动员头盔、护具的防冲击性能检测,每一项都严格把关。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运动员摔倒、赛道设施轻微损坏等突发情况,团队在赛道两侧设置了多组应急医护站,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医疗设备,同时安排场地维护人员实时巡查,确保能第一时间处理意外状况,用细致入微的筹备彰显深圳赛事的专业水准。

  这些细节突破的背后,是“真测真改”的务实态度——每场测试赛后,竞委会都会梳理问题清单,小到标识牌位置调整,大到技术系统优化,逐一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让每一次测试都成为提升正赛品质的“阶梯”。

  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落实

  为让测试赛真正发挥“练兵”作用,深圳赛区始终以“无缝衔接、万无一失”为目标,全面保持“7×24小时备战模式”:从技术官员抵达赛区办理报到手续、领取赛事物资,到参赛人员完成所有赛程、办理离会手续的全流程中,各项目竞委会严格按照正赛标准组建值守专班,设立竞赛组织、场馆保障、后勤服务等专项小组,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对接、全程跟进。每日晚间,各竞委会还会召开复盘会议,详细汇总当日赛事运行进展,从竞赛流程衔接、设备设施运转到人员服务反馈等维度逐一梳理,形成待办事项清单并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以“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落实”确保筹备工作“不脱节、不遗漏”。

  这份全周期的严谨态度,始终贯穿于每一场测试赛的关键环节之中。在足球测试赛里,福田、宝安、龙岗、光明4个场馆运行中心不仅实现赛事信息实时共享,更针对运动员跨区转场、裁判团队调配、应急物资转运等场景开展多轮联动调试,模拟正赛中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人员延误等突发状况,反复优化跨区调度方案;排球测试赛则聚焦交通运输的“最后一公里”,联合交通部门对运动员接驳车辆的发车频次、路线规划进行精准测算,同时在赛时指挥体系中设置跨区协调专员,针对竞赛指令传达、问题响应处置等跨区环节开展十余次实战演练,确保指令传递高效、问题解决及时;残特奥会飞镖测试赛更是从细节处打磨无障碍服务,不仅在场馆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电梯内配备盲文按钮,还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全程陪同残障参与者,从赛事报名咨询、检录引导到赛后休息服务提供细致协助,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切实感受到贴心与温暖。正是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让深圳在14场测试赛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将场地设施、技术系统、运行团队调整到最佳状态,为正赛“稳、准、精”筑牢根基。

  眼下,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深圳赛区正全速推进测试赛进程。与此同时,各竞委会正结合前期已完成测试赛经验,有针对性地做进一步优化场馆设施、强化人员培训、完善物资储备等工作,力求在最后冲刺阶段“再提一档、再进一阶”。通过持续的查漏补缺,深圳正以“严、细、实”的作风,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精彩举办积蓄力量,努力向全国人民呈现一场“安全、有序、精彩”的体育盛会。

转存图片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闭幕式赛会志愿者准备好了

  金秋十月,鹏城聚力;志愿集结,使命启航。10月12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闭幕式赛会志愿服务出征仪式暨骨干培训开班式在深圳大学举行。同期,深圳赛区执委会还组织开展了“深探全运”媒体采风活动。闭幕式指挥部志愿服务组工作人员及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赛会志愿者骨干约25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为志愿服务队授旗的重要时刻。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由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十五运会闭幕式和残特奥会闭幕式将分别于11月21日和12月15日在深圳举办。作为赛事承办的重要支撑力量,广东省已组建起一支规模达4.5万人的赛会志愿者队伍,其中,深圳志愿者“小海豚”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成为各项赛事服务中一抹温暖而亮眼的色彩。从近1.2万名赛会志愿者完成全面通用培训,到精准实施覆盖14所高校的“馆校对接”工作机制,再到依托“志愿深圳”信息化平台实现高效管理与服务保障,广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为你,更精彩”的赛事承诺。在前期举办的十五运会测试赛中,众多高校志愿者已提前上岗、初露锋芒,他们以实战积累经验,以热忱诠释担当,为正式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志愿者培训体系建设方面,深圳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立足各高校地域分布与赛后人才转化需求,创新构建了特色课程与标准化师资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组建了5支通用培训师资团队,于5月18日顺利完成深圳赛区14所高校共计23场通用培训任务,培训覆盖12.5万人次。同时,深圳市执委会志愿者部联合市残联,于9月面向6所高校开展了9场线下培训,覆盖志愿者3400余人。

  深圳大学是广东省高校中派出志愿者最多的高校。深圳大学团委书记柯晓表示,自从去年12月启动志愿者报名工作以来,全校有近8千名同学报名,组织笔试面试60多场,筛选预录用志愿者4000多人。近200场次的线下培训,参与人次超过35000人次。从6月起,暑假礼仪志愿者就已提前投入到各类测试赛中。目前,深大志愿者累计参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186场赛事的服务工作。

  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闭幕式赛会志愿服务出征仪式的举办,深圳赛区志愿者团队将肩负使命、全力以赴,为赛事顺利举办贡献青春力量。

十五运男足U18项目14日开赛

  10月12日,十五运会深圳福田赛区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获悉,14日十五运男足U18项目将同时在福田、宝安、龙岗、光明四个赛区开赛。

  男足U18赛事历时12天,将迎来全国12支代表队参赛,这是深圳赛区首场跨区、跨场馆的竞体项目比赛,拉开了十五运会深圳赛区12个竞体项目比赛的序幕。这12个竞体项目分别是:男足(U18、U20)、拳击、马拉松游泳、羽毛球、U18女排、U22女篮、自行车(自由式小轮车、竞速小轮车)、游泳、马术、射箭、艺术体操、田径马拉松等。

  男足U18赛事将由福田赛区牵头统筹,联动宝安、龙岗、光明赛区协同保障,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宝安体育中心体育场、大运中心体育场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四大场馆已完成场地养护、器材调试等,静待开赛。其中,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是我市首个符合国际A类标准的专业足球场。采用了天然草与人造草纤维融合技术,配备了智能温控与立体排水系统。即便遇上暴雨,20分钟内便能恢复使用,确保球员们在比赛中展现最强实力和水准。

  福田赛区承办的羽毛球赛事,也将为全国观众带来世界级水准的巅峰对决。这次羽毛球赛事将有陈雨菲、郑思维、黄雅琼、黄东萍、陈清晨、贾一凡6位奥运冠军齐聚赛场,精彩竞技。

  福田是本次全运会火炬传递起点,福田赛区将承办男足U18、U20、竞技羽毛球、群众羽毛球、射箭四项赛事,赛期是10月14日到11月20日,共计38天。预计接待运动员、技术官员2000多人。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