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圳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5-09-30 11:5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9月29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平原介绍了深圳市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工作背景、亮点成绩和主要举措,并与市商务局副局长周明武、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军、罗湖区副区长时冬昕、龙华区副区长赵妍妍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光明钟表、水贝珠宝、大浪服装、横岗眼镜……在一个个闪亮“地标”的背后,深圳传统产业形成集聚优势,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面对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机遇,深圳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出12条政策措施,大幅提升发展能级。

  动能强劲,传统产业活力十足

  “作为国内眼镜零售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将多个品牌的智能眼镜引入门店销售,另一方面还与雷鸟创新合作发布了具有拍摄、耳机功能的V3智能眼镜,打开公司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入口。”博士眼镜董秘丁芸洁告诉记者。

  拥抱智能技术,博士眼镜不仅拓展出新的业绩增长点,也为深圳眼镜行业转型升级写下了生动注脚。

  目前,深圳在服装、黄金珠宝、眼镜、家具、皮革、钟表等领域形成了独特产业优势,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传统产业经营主体24.67万家,上市公司25家,独角兽企业6家、约占全市独角兽的1/6,专精特新企业145家。大浪时尚小镇、光明钟表基地、罗湖黄金珠宝基地获批国家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项目,传统产业在集聚发展中建立优势竞争力。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一头连着千企万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平原表示,近年来,以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产业格局,深圳传统产业领域新产品、新品牌、新服务、新业态层出不穷。

  积极拥抱新技术,深圳不少传统产业中的知名企业焕发出新活力:周大福与商汤科技联合打造黄金珠宝AI垂直大模型,助推售后服务响应时效大幅提升;喜德盛持续深耕轻量高强新材料,不断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高端碳纤维车型销量持续攀升;百丽鞋业引入AI用自动扫描系统看皮料,7秒就能识别出皮料的瑕疵,30秒完成裁切,大大提高了效率。

  提升能级,目标规模破七千亿元

  平原表示,接下来,深圳将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通过深化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模式创新,积极探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径,推出12条政策措施,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实现发展能级的大幅提升。

  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围绕服装、黄金珠宝、家具、眼镜、钟表、皮革等领域,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分层次、分阶段、分场景的支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强化基金赋能打好多元投资组合拳。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孵化、培育一批技术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以“揭榜挂帅”、“三首工程”等方式,围绕钟表机芯、眼镜镜片、珠宝工艺材质、服装面料、高精度传感器、系统级芯片等制约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核心器件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科技创新硬核力。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培育传统产业新动能。实施《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万物智联的技术底座,打造传统产业新增长极。

  数字转型,“双百计划”打造爆款

  平原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牵头成立由各区各部门组成的传统产业工作小组,建立定期协调会商机制,统筹全市传统产业发展,成为企业服务的统一入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助推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等专项支持计划,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推进传统产业企业普遍“上云用数赋智”。

  实施“三品”战略打造超百个爆款产品。推动传统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力争至2027年,全市在传统产业领域新增中国消费名品10个以上,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产业集聚高地。谋划传统产业“十五五”重点项目,打造一批高品质产业空间,重点加快大浪时尚小镇、横岗眼镜时尚街区、南山南油荔秀街区、水贝黄金珠宝基地等的升级改造,加快国际珠宝艺术美学产业园、深圳眼谷、盐田黄金珠宝无氰镀金专业园区、眼镜智造园、智能家居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通过强化宣传推广擦亮深圳传统产业“金字招牌”、举办系列高端展会赛事打造行业风向标、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完善引育体系汇聚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等举措加快传统产业发展步伐。

  AI赋能,谋求智能化发展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深圳将抢抓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平原表示,重点做好三件事。

  加大人工智能服务资源供给。目前,深圳已建成鹏城云脑、深圳开放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持续发力算力供给,同时支持打造工业模型、工业语料库、工业智能体、工业软件,形成丰富的人工智能生态要素。下一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生态共建、资源共享,通过“训力券”“语料券”“模型券”等政策工具,支持企业用好人工智能要素资源,降低训练和应用的成本。

  推进传统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目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已支持各区在服装、黄金珠宝、眼镜等行业建设数字化促进中心,面向传统产业重点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同时,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设立了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扶持计划,对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给予资助;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数字化转型费用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500万元。

  支持企业抢占智能产品新赛道。用好首期规模2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以及规模为50亿元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助力开拓智能家居、智能手表、AI眼镜、AI玩具等新赛道;推动深圳市AI眼镜产业生态联盟加快赋能产业发展,助力深圳打造“AI眼镜第一城”。

  双轮驱动,拓展高端价值链

  “深圳市商务局将通过‘政策+服务’双轮驱动,全力支持传统产业优势品牌国际化发展。”周明武表示,市商务局将持续从内外贸两个方面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国际化发展,实现从“卖产品”到“创品牌”的跃升。

  支持企业国际化布局,服务深圳品牌“走出去”。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前期研究、投资险给予支持,探索在地营销模式,建设深圳产品品牌体验中心。依托深圳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深圳出海·e站通,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风险预警、法律咨询、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发挥深圳电商集聚优势,拓展全球化营销渠道。支持建设运营优质独立站。用好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支持企业完善营销渠道。依托垂直类跨境电商平台,整合研发、设计、制造、物流、仓储、金融等资源。

  借助会展之都建设,提升本土品牌国际市场价值。每年支持企业参加近300场境外专业展会。培育、引进更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品牌展会,帮助企业链接国际市场。

  通过国际国内双循环,扩大本土品牌国际影响力。发展首发经济,发展免税经济和跨境消费,提升深圳品牌国际认可度。同时,深入推进商文旅消费融合,提升深圳品牌国际曝光度。

  “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离不开企业产品标准升级、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李军介绍,市市场监管局将立足市场经济秩序的“守护者”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发挥质量标准、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职能优势,助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

  各区发力,出“实招”壮大优势

  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集聚优势明显,罗湖水贝是“中国宝都”,龙华则形成了时尚产业集群,两区在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各有实招。

  时冬昕介绍,罗湖区将通过品牌、数智、平台、设计、文化“五个赋能”,持续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品价值,系统推动黄金珠宝产业实现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的跃升,进一步擦亮“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金字招牌。

  他表示,罗湖区将携手华为云共建黄金珠宝产业数智化赋能中心,推进AI大模型与珠宝产业深度融合,围绕“AI+设计研发”“AI+智能制造”“AI+供应链”“AI+智慧零售”等重点方向开展应用,构建“AI+黄金珠宝”产业生态圈。

  赵妍妍表示,龙华区坚持“数字+时尚”两条腿走路,让服装产业“老树发新枝”,让龙华设计既有“数字芯”,更有“国际范”。坚持数字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AI+服装”模式,用数字技术给企业“装新引擎、换新脑袋”。在品牌出海方面,连续两年举办“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支持本土品牌亮相米兰时装周,帮企业对接国际资源,让“深圳设计”更快走向世界。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