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即将开通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5-09-16 12:3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福坑站。 

  近日,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即将正式开门迎客。该线路共设8站8区间和1个西坑停车场,其中,大安站、大康站、福坑站3站为装配式车站,采用“搭积木”式装配技术施工,整体装配率高达90%。其中,大康站为目前国内支撑体系下最大的装配式车站,实现轨交建设多项技术突破。

  与传统施工模式不同,装配式施工在预制厂提前生产车站构件,再运至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拼装。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16号线二期的3座装配式车站在这种建造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装修设计融合客家园山围屋意象与现代科技元素,营造出兼具文化氛围与温暖感的地下空间,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度。”

  具体来看,大康站以“活力之城”为主题,从园山产业和方形建筑中汲取灵感,将装配式构件与围屋文化结合,呈现色彩丰富、动感十足的空间氛围,展现深圳新兴活力。大安站以“未来之城”为设计理念,融入园山科技元素和阿波罗高新产业园特色,其风管通过局部包覆与灯光呈现未来科技风格,墙面则以标准化、模块化和可拆装一体化构件打造。福坑站则以“太空之城”为主题,设计融合园山特色产业与无人机理念,阵列式无人机造型与装配式构件呼应,形成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沉浸式空间。

  据介绍,16号线二期装配式车站使用的构件体量惊人,最大长度超过22米、重量达128吨,被形象地称为“巨无霸”。深铁集团携手施工单位中国铁建,联合研发“180吨门式起重机+分离式拼装台车”等专用设备,实现毫米级精准拼装。同时,构件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精准拼装,不仅节省了约800吨钢材、600吨木材,还减少90%的建筑垃圾、降低30%的碳排放,低碳环保可见可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轨交建设“深圳经验”。

  随着地铁16号线二期开通,3座装配式车站和区间隧道将以绿色、智慧、高效的建造成果,全面提升龙岗片区交通便捷性,为乘客带来更安全、舒适的乘车体验。

转存图片

轨道新技术加速“跑”进应用场


智能飞行列检工作站。


城轨综合检测车。 

  一项新技术想要大展拳脚需要几步?走出实验室显然只是开始。为了让新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经历“试用期”,加快实现改进优化,深铁集团打造行业首个场景创新中心,于日前发布首批轨道交通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和技术供应清单,旨在面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机构发出合作邀请,推进需求方与供给方精准对接,推动轨道交通场景智慧应用实践。

  “两张清单”引路让技术“跑”进场景

  记者注意到,深铁集团发布的“两张清单”中,场景需求清单涵盖了深圳地铁智能运维、节能降耗、探测技术、新材料应用等多个领域,技术供应清单则包括了深铁集团自研的列车智能调度系统、轨道状态监测平台、能源管理系统等轨道交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

  其中,技术供应清单汇集了数十项深铁集团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尖端技术、创新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不仅是深圳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成绩单的集中展示,更是精准匹配需求、解决产业发展痛点的“锦囊集”和“工具箱”。

  深铁上新应用场景研究创新平台

  据了解,近期,深铁集团建设上线了“轨道交通应用场景研究创新中心”平台,并按照“1+2+N”的建设思路——即“1”个集展示、交流、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轨道交通产业应用场景创新平台,“2”张清单,“N”个轨道交通开放场景,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绿色能源、新型消费、设备检修、运营服务等领域,为国内科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轨道交通场景开发、产品首发、市场验证的一站式服务,努力构建“场景驱动”的产业生态。

  自2022年以来,深铁集团围绕主导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布局,已逐步开放了列车巡检、地铁安检、物流配送等一系列轨交应用场景,着力破解技术创新在轨道交通场景落地“最后一公里”。此次“轨道交通应用场景研究创新中心”的上线,旨在探索建立“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精准匹配-生态构建”的创新路径,打通应用场景的供需两端,实现双向赋能。

  “双找”加速轨交技术链接市场

  目前,应用场景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力场”,开放的场景资源已成为城市竞逐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抓手。对此,深铁集团围绕新技术,持续梳理创新程度高、应用价值大、示范效用强、市场前景好的轨道交通场景,贯通“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的“双找”路线,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深圳率先应用推广,拓宽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应用场景与技术能互相成就,好的应用场景能成为众多科技企业展示成果的舞台。”深铁集团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表示,开放创新应用场景可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道交通首试首用,并且为科技企业技术成果推广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从应用场景中获得产业化推广的关键数据和技术标准,为拓展市场完善条件。

深圳口岸迎首批免签入境俄罗斯旅客


深圳口岸迎首批免签入境俄罗斯旅客。 

  9月15日,我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实施免签政策正式生效,零时刚过,深圳口岸便陆续迎来首批享受该政策入境的俄罗斯旅客。

  当天零时许,俄罗斯籍旅客艾琳娜经皇岗口岸入境,成为免签政策实施后该口岸的首位俄罗斯受益者。“太方便了!当我得知免签政策实施,就立刻规划了这次行程。”她难掩兴奋地表示,“我一直对深圳充满向往,尤其钟情于这座城市的科技活力与独特风貌。”

  截至当天15时,已有6名俄罗斯籍旅客经皇岗、福田口岸入境。

  同日12时12分,一架由迪拜飞来的国际航班顺利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巴克特然·阿德尔别科夫成为深圳机场口岸首位享受该政策便利的俄罗斯旅客。“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有了免签政策,通关更快了。这次我打算去深圳和云南,计划在中国待14天。”

  据深圳边检总站统计,今年以来,超3.5万人次俄罗斯人员经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和过境,同比增长10.2%。

  目前,深圳机场已开通深圳直飞莫斯科航线,还有许多俄罗斯旅客经中东、东南亚国家中转来深。边检机关预计免签政策试行后,将会带动更多俄罗斯旅客来华,口岸客流将进一步攀升。

  记者了解到,该项政策将持续实施至2026年9月14日,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皆可免办签证入境。目前,我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互免签证,对47个国家单方面免签。

“鄂州-迈阿密-深圳”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9月15日,顺丰航空一架B747-400型全货机搭载着近100吨货物从鄂州飞往美国迈阿密,开启“鄂州-迈阿密-深圳”国际货运航线的首航运行。迈阿密是顺丰航空继洛杉矶、纽约、安克雷奇、亨茨维尔、哈利法克斯之后在北美运行的第6个城市,新航线的开通,成为顺丰航空拓展北美航线版图、强化国际货运能力的重要标志。

  迈阿密地处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东南端,毗邻大西洋,既是连接北美与拉丁美洲的重要枢纽,也是跨国企业集聚、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中的关键区域。随着“鄂州-迈阿密-深圳”航线的开通,顺丰航空北美航线的服务范围由西部、北部、东北部向东南部进一步延伸,实现与美洲重要门户迈阿密的链接,有助于提升顺丰在北美区域的物流通达度与服务竞争力。航线串联鄂州、迈阿密、深圳三大航空枢纽,可助力拓宽中美进出口物流通道,促进中美经贸往来。

  今年以来,顺丰航空依托90架全货机的运力规模,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开通了首条第五航权航线“鄂州-纽约-哈利法克斯-鄂州”,成立了首个国际派驻机构——比利时代表处,加密了南亚、东南亚航线,成功首航斯里兰卡、老挝,多点发力、多维布局,扎实提升国际运行水平与服务质量。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