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便利是城市发达、宜居的重要标杆。45年来,深圳交通建设从零起步,一直到今天建成国际领先的立体化、多层次交通综合出行体系,市民出行幸福感的背后,是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内外网络的有力支撑。《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大城市中,深圳在通勤时间、通勤空间和通勤交通方面均表现出色,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高达81%,居全国超大城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出行“幸福之城”。
地铁网线密度居全国城市之首
深圳第一条地铁线通车于2004年。20多年来,深圳地铁建设一路高歌猛进,里程数不断刷新,经过一期到五期工程的持续建设,截至目前,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接近600公里,总里程数位居全国第五,拥有18条地铁线路、417座车站。在深圳,城市地下“动脉”已然串联结网,成为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载体,市民的出行幸福感,也随着地铁线的延伸而不断“生长”。
就在本月,深圳地铁客运量再破纪录。8月8日,全市地铁总客流量突破1120万人次,以1120.92万人次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单日客运量,当天跻身我国内地城市地铁客运量前三名,仅次于上海、北京,客运量与北京的差距不足30万人次,进站(出行量)已超过北京2万人次。
“深圳地铁单日客运量已经接近京沪普通工作日的地铁客运量,目前,京沪的地铁总里程数均为八九百公里,而深圳为五百多公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圳地铁客运量持续高速增长,生动体现了深圳的便利度和惠民度。”深圳地铁集团运营部门介绍,目前,深圳地铁线网密度达0.30公里/平方公里,客运强度达1.37万人次/公里·日,这两项关键性指标长期稳居全国第一。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对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已超过七成,贯通全城的地铁网已成为深圳公共交通的主力担当。
轨道公交一次换乘可覆盖超九成建成区
从特区建成开始,公交便一直伴随着市民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地铁的日益成网,深圳地面公交布局加快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精准出行”服务定位日趋明显。“城市交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网络,双网融合,相互补充,成为深圳公共交通的新格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如今,为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实现线路精准化覆盖,深圳大力推动公交车“进社区”“进园区”“进景区”“进校区”,开通了包括产业园区巴士、就医巴士、通学巴士、社区巴士、商圈购物巴士、景区巴士、观光巴士(红胖子)在内的逾千条品质提升类公交线路。同时推出了丰富的“公交+”服务,为市民绿色出行带来了“新体验”,打造出更多城市生活“新空间”。
根据市公交部门统计,目前,深圳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约为225万人次,日均载客里程约186万公里,仍是仅次于地铁出行的重要出行方式。在新的城市多元交通格局下,公交成为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全市与轨道接驳的公交线路数已超过800条,轨道站点100米范围内的公交站点数多达10000多座。在深圳,轨道公交一次换乘可覆盖建成区已达到94.6%。
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
暑期的深圳机场T3航站楼,从早到晚,客流如织,人气爆棚。“现在,每天的客流量、航班量都处于高位运行,已经成为新常态。”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深圳机场的客流量连上新台阶。“就在今年上半年,又破新纪录。客运吞吐量达到32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9%,创下开航以来同期新高。”
“从深圳坐飞机到上海,就像搭公交车一样方便,每天几十趟,高峰期每半个小时就起飞一趟,真是‘说走就走’。”旅客林晖在前海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是深圳机场“深快线”飞上海的常客。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深圳机场的航线也越来越多,“基本上,就我们公司平时的出差需求而言,都可以实现直飞直达。”
据了解,截至2025年上半年,深圳机场的国内客运通航点已达到约130个,飞往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大城市的“公交化运营”的“深快线”航班已有17条,日均往返超700架次。国际及地区航线方面,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点已突破50个,航线覆盖5大洲。在2024年底,深圳机场首次实现年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跃升为中国内地第四座“6000万量级”机场。
“深圳持续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航空枢纽,打通了内通外联高质量的空中通道,对服务旅客市民便捷出行,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说深圳交通
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595.1公里,位居全国第五,拥有18条地铁线路、417座车站。地铁线网密度达0.30公里/平方公里,客运强度达1.37万人次/公里·日,两项数据稳居全国第一。
深圳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约为225万人次,日均载客里程约186万公里,全市与轨道接驳线的公交路数已超过800条,轨道站点100米范围内的公交站点数多达10000多座,轨道公交一次换乘可覆盖建成区已达到94.6%。
深圳机场2024年首次实现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座“6000万量级”机场。目前,国内客运通航点已达到约130个,国际及地区航点已突破50个,航线覆盖5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