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太牛了!”在文化与科技群星闪耀的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每天都有境外旅行团前来打卡;展会上设立的“深圳离境退税专区”,频频有外国客商来下单……借助文博会“大船”,深圳入境旅游持续升温,助力加快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文博会成入境旅行团“打卡地”
“好多入境旅行团早早地就把文博会列入必打卡的清单里。”万悦旅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幕,每天都有境外旅行团扎堆来展馆打卡。
5月24日,一批批来自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游客走进展馆,他们观看机器人起舞、品尝机器人现磨咖啡、VR看中国大好河山……在深圳体验中国文化与科技交融之美。
5月22日,同样在文博会上,来自香港的赵资扬在“深圳离境退税专区”购买了一部价格为8599元的华为手机,当场通过“即买即退”收到773.91元退税款。
看文博,是深圳入境旅游红红火火的一个缩影。一组活力数据更加折射深圳作为“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底气。
截至5月19日,深圳口岸今年以来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随着去年以来240小时过境免签、单方面免签等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措施优化升级,深圳边检总站今年累计查验出入境外籍人员达264万人次,同比增长41%,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5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
离境退税政策持续优化,不断提升深圳国际消费吸引力。今年1至4月,深圳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约达2024年全年的70%、同比增长超2倍,其中“即买即退”销售额同比增长17倍,国货开单量占比15.54%。
更直接的“收益”体现在旅游数据上:今年一季度深圳入境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国际旅游收入增幅达30.6%。
全域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入境旅游不仅是提高跨国服务贸易“含金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不断提升的旅游品质也会带来主客共享的消费利好,可谓一举两得。近期,包括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加大入境旅游宣推,用意深远。
时尚美丽的城市风光、无处不在的科技感、无法抗拒的美食、便利通畅的交通,让深圳“国际范”持续爆棚,成为国际“过境免签、组团免签旅行”的首选地,屡次上榜国内游热门城市、入境游热门城市等旅游榜单前十。
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游客的“停留时长”和“消费深度”是无法忽视的指标,深圳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不久前召开的全市加快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挖掘深圳诸多方面资源,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品,推出更多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快建设高品质的极富吸引力竞争力的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此外,还要打造高辨识度城市IP,全域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等。
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丝滑”的入境全流程服务是必备条件。深圳正完善入境旅游综合服务,加快营造世界一流、主客共享的旅游服务环境。
在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方面,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实施加强文旅宣推、解决语言障碍、提升通信服务、优化支付服务等7大方面19条举措,包括完成文旅场所支付机具布设任务,建设全域支付示范区;推进全市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重点文旅场所AI翻译设备和“行李轻松游”服务全覆盖等。
“五好体验链”重构文旅生态
近日,2025“Amazing Shenzhen”全球旅游计划正式发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以“科技+文商旅体”四维创新矩阵,构建“好吃、好住、好买、好玩、好行”的“五好体验链”及“一IP、一大片、一代言、一程序、一矩阵”的全球传播战略,正式开启“打造未来之城与人间烟火交响共鸣”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新征程。
舌尖盛宴打造“美食联合国”城市IP。深圳整合“米其林”“黑珍珠”等高端餐饮榜单与“福田咖啡生活周”“深圳冰淇淋展”等潮流消费IP,串联星河COCO Park、卓悦中心等核心商圈与世界之窗、大梅沙等文旅地标,创新“美食+文旅+夜经济”融合模式。
针对国际游客深度体验需求,深圳创新推出“住宿盲盒+消费券”双驱动模式。游客可通过抽奖解锁酒店入住、民宿体验等未知惊喜,以“拆盲盒”的趣味形式体验“住宿+景区”“住宿+美食”“住宿+非遗”“住宿+戏剧”等跨界组合产品。
全球好物“一城购遍”。依托K11 ECOAST、iN城市广场等全新商业地标,推出“海滨文化节”“城市iN动会”等主题消费活动,同步发布《深圳消费地图》《必购必带榜单》,升级“深圳手信”品牌体系。
多元场景定义“全域皆景区”。2025年,深圳文旅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深圳科技馆新馆、欢乐港湾剧场、深圳书城湾区城、前海冰雪世界、深圳湾文化广场五大地标年内相继亮相,覆盖深港、海上、工业、赛事、演艺及生态等多元领域的六大主题产品也将全面落地。
深圳,一座“处处可打卡、全域皆景区”的国际文旅枢纽城市正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