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覃伟中调研春风隧道建设运行情况 全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 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交通支撑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5-05-28 11:4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5月27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春风隧道工程主线正式通车。开通前,市长覃伟中现场调研春风隧道建设运行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高效畅联的枢纽城市,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交通支撑。

  覃伟中来到项目现场,详细听取工程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并实地检查隧道开通准备工作。他指出,春风隧道建成通车对于完善全市交通路网、高水平打造枢纽城市有着重大意义,要周密细致做好开通准备工作,把项目管好用好,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他强调,要积极推进全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质提效,提升项目群统筹管理水平,破解工程推进堵点卡点问题,推动项目尽快投用见效,为市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要坚持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升交通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增强极端天气防御应对能力,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打造更多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国优工程、绿色工程。要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大力推进“两重”建设,确保“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面向“十五五”以及更长时期谋划一批投资体量大、牵引带动性强的标志性项目,不断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现代化水平。

  春风隧道西起滨河大道上步立交与滨河大道相接,东至新秀立交接入沿河南路。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全长5078米,隧道为单洞上下两层结构,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春风隧道是深圳高快速路网体系的重大项目,通车后将形成“春风高架+春风隧道”立体交通走廊,与罗沙路改扩建工程、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市政连接线配套工程(新秀立交)项目配合,提升东部城区交通运行效率。

  市领导代金涛,市政府秘书长卢文鹏参加活动。

转存图片

春风隧道主线通车形成立体交通走廊


春风隧道东行方向入口车流畅顺。 


“单洞双层”示意图。

  5月27日中午12点,备受市民期待的深圳交通重点工程春风隧道主线正式通车,深圳东部交通路网迎来一次新升级。

  隧道主线通车后,形成“春风高架+春风隧道”立体交通走廊,与现有春风高架共同构成罗湖区南部东西向复合通道,将有效改善多年来滨河大道沿线春风高架段的交通瓶颈,今后经滨河大道往来罗湖、盐田等深圳东部地区将更为通畅。

  小客车专用“单洞双层”通道

  春风隧道西起滨河大道上步立交东侧与滨河大道相接,东至新秀立交南侧接入沿河南路。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为小客车专用通道(限高3.5米),全长5078米,其中隧道长4600米。工程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负责建设,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

  该隧道为全省首条“单洞双层”设计隧道,分为上下两层,每层皆为单向两车道和连续紧急停车带的组合。春风隧道作为超大直径单洞上下层盾构隧道,采用直径15.8米的巨型盾构施工,也被业界称为“一洞藏双脉”。

  地处深圳中心区,春风隧道采用“单洞双层”设计,充分整合了土地资源,地下隧道、地面道路集约化处理,建立起多层次多模式、绿色低碳、衔接紧密、运作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让该区域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工程难度居世界前列

  在工程建设方面,春风隧道“单洞双层”盾构隧道具有“大难险新”特点。其中,“大”是隧道采用当时国内在建最大直径15.8米盾构施工;“难”在盾构全长3603米,地层复杂,下穿11条断层破碎带,部分地层围岩强度最高达173兆帕,堪称“地质博物馆”,盾构掘进时间约四年半;“险”是隧道在城市主城区繁华地段施工,沿线老旧建筑物多,同时穿越地铁、铁路、口岸等敏感区域,工程建设难度及风险居世界同类型工程前列;“新”作为单洞双层隧道,采用上下层互通消防救援模式、隧道东、西侧各设置了一套空气净化系统。

  春风隧道掘进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被誉为“大国重器”,直径达15.8米,攻克多项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难题,具备强大破岩与掘进能力,获多项发明专利,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区域“逢峰必堵”局面有望缓解

  在深圳市中心城区的现状快速路网系统中,滨海大道、滨河大道、上步路高架、春风路高架、沿河南路构成“南环”快速路系统。长期以来,春风高架段由于车道数不匹配、道路线形指标低,极易造成交通拥堵。

  在春风高架上下游路段,滨河大道为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沿河南路为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而作为连接滨河大道与沿河南路的春风高架,仅有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仅为30千米/小时,车道数与车速都无法匹配上下游道路,形成了“高峰必堵”甚至“平峰也堵”的结构性“肠梗阻”问题。此外,春风高架段受用地、周边建筑等限制,导致该路段常态化拥堵,饱和度达到1.2,道路已不能满足现有的交通量需求,已成为全市最拥堵的路段之一。

  春风隧道正式投用后,春风高架与春风隧道构成“地上+地下”复合通道模式,复合通道共计双向8车道,将匹配“南环”快速路系统车道数,从根本上对结构性“肠梗阻”解套,以往高峰期的过度饱和、常态化拥堵情况将有效改善,通行能力将得到一定提升,预计可达到快速路平均水平,总体饱和度基本可接受,有望缓解春风高架“逢峰必堵”局面。

  交通部门表示,区域交通的整体改善需要多项目联动,在春风隧道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今后随着罗沙路改扩建工程、新秀立交等项目建成投用,将整体改善南环快速路系统的交通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出行体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春风隧道主线通车初期,会有大量体验车流,司机朋友对隧道通行规则也还不太熟悉,可能会出现拥堵情形,请市民尽量错峰出行体验。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