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圳以高水平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5-05-21 12:1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已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以前申报政策像‘开盲盒’,要翻遍文件找门槛、算额度,现在政策直接‘找上门’。”碧辟小桔新能源政府事务专员程凌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深圳服务”赞叹不已,在政务云平台仅需上传2份佐证文件和1份承诺书,系统便可实时审核申请条件,自动反馈可申领金额,如审核不通过,系统也会详细告知原因,企业可随时修改再次申报。

  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环境,持续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力度,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从无到有、从0到1、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创新发展。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数量超260万家、增长10万户以上,7家深圳民企入围世界500强、27家上榜中国民企500强、40家成为广东省民企100强。

  政府精准服务 企业轻装上阵

  首创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外资企业商事登记全程网办;全省首个推出的“执法监督码”,为商事主体赋予“保护码”;落地2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51个事项“免申即享”,全市10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深圳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举措,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3月,深圳营商环境再迭代,正式发布深圳市2025年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3个工作方案,提出80项重点任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深圳关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服务需求。我市发布的《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大编目》,涵盖了综合服务平台、开办企业、产业空间、市政公用服务、人力资源和人才服务、融资服务、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13个关键环节和领域,助力企业快速、精准地获取所需资源。

  一边精准服务,一边无事不扰。深圳升级“随信综合查”模式——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无事不扰”,跨部门检查“一次搞定”。全市企业迎检频次压减39%,相当于每100次检查融合减少39次。此外,深圳已在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试行“扫码入企”,遇到不规范检查,企业可扫码反馈。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很多企业家来说,深圳是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沃土,深圳也以持续优化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2024年,我市全年新增经营主体56万户,总数超440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7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7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8万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开辟市场空间 创新产业生态

  “投资深圳,我们很放心!”3月19日至21日,深圳面向民间资本连续举办四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路演推介会,24个项目涵盖能源、交通、水务三大领域,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超150家业内民营企业以及银行机构、投资机构、咨询机构等参与热情高涨,现场超50家机构递交了合作意向。

  “深圳着力构建‘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机制创新’的投融资新生态。”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许云飞表示,作为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深圳通过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健全风险分担体系、优化要素保障政策,已形成预期收益稳定、风险管控有效、参与路径多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开辟了广阔空间。

  产业生态的构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深圳的企业可以在1.5小时路程内,找到从产品研发、设计、做出样品再到批量生产的全链条产业配套,1周内可完成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深圳“速度”的造就得益于产业集群的融合集聚,以及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要求,从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优化市场监管、解决商业纠纷、完善破产退出等方面,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

  深圳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首创性地方法规,面向新兴领域不断丰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深圳今年还将为新兴行业领域量身定制“沙盒监管”,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入盒企业采取柔性监管措施,让入盒企业毫无保留地全力测试创新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事业,尽情释放创新潜能。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