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功能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挂载的各类设备和物品。在警务实战领域,无人机和挂载件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记者在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鹏城警翼工作室看到,警用无人机与红外热成像仪、柔性机械臂、激光雷达等挂载件正“组合出道”,从社会治安巡逻到守护绿水青山,从应急救援到民生服务,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突破想象。
红外热成像仪辅助高空搜救
今年春节,一位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迷失在龙岗区一片茂密的山林中。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统一指挥调度,先后出动200余名救援力量,携带警犬、无人机等装备进行地毯式搜索。经过四天三夜的连续搜寻,老人的身影出现在无人机的红外画面中。在无人机高空视角的帮助下,民警成功将老人从山林中救出。
老人获救,正是无人机发挥关键作用。据无人机警务应用专班飞手张圳介绍,因为无人机挂载了红外热成像仪,可通过热信号探测生命体征或隐蔽目标,适用于夜间在森林中寻找迷失人员。此外,无人机与红外热成像仪、照明设备的组合也是案件侦查的好帮手,深圳公安曾在抓捕参与赌博的违法嫌疑人时,在夜间运用这一组合将隐蔽在野外的嫌疑人一举抓获。
“除了红外热成像仪,我们的警用无人机挂载件还有喷水器、喷火器、抛投器、激光雷达、物资投送模块等,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警务应用办公室应用组民警任杰介绍。
通信终端实现高空上的“直播”
这些挂载件,在服务民生服务领域也有用武之地。今年3月7日18时许,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华富派出所无人机开展空巡工作,当巡逻至中心公园人工湖时,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发现两名儿童正在湖边玩水,而湖中情况复杂,且旁边无家长看护。为防止意外发生,空巡警力随即联络公园管理人员迅速到场劝阻,同时利用无人机对两名儿童进行实时观测,直到公园工作人员现场教育劝阻,护送两名儿童上岸并离开。
从高空精确发现安全隐患,警用无人机搭载的通信终端功不可没。据任杰介绍,市公安局无人机办与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一款5G网联无人机的机载专用通信终端,该终端通过5G网络进行远程采集,将飞控数据和图像数据实时回传警方后台,实现数据低时延传输,犹如对现场来一场“直播”。
各式挂载件开拓20余种技战法
“无人机就像一个万能的载体,搭载什么工具,就会具备什么功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五大队(无人机办)大队长张伟合介绍,基于这些技术的融合运用,深圳公安打造了空中的巡逻队、侦查队、交警队等8支专业队伍,并开拓了高空搜救、侦查取证、测量测绘等20多种警务技战法。
“我们的无人机和挂载件可不止工作室存放的这些,还有更大一部分都在执勤警车上。”任杰介绍,无人机空巡已融入日常巡逻勤务与实战。目前,深圳公安常态化部署了280条空中巡段,这些巡段如经纬线般交织覆盖全市重点区域和路段,日均空中巡逻总时长超67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