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上线新闻发布会举行。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以及深圳户籍的异地医保参保人可参加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不限年龄、职业、健康状况。
作为“政府指导、商保承办”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截至2025年3月底,“深圳惠民保”累计赔付近23万人次;其中2024年度单人最高理赔金额达95万元,对各年龄段参保人群的保障“掷地有声”。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609万,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继续坚持88元/人/年保费不变,在原有保障待遇上再次进行升级,通过大幅降低理赔门槛、进一步拓宽自费保障范围、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惠及更多市民群众。
保障全面升级,覆盖多种就医需求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的5项待遇免赔额全面下调4000元,降幅最高达28.6%。此外,“连续参保激励政策”得以延续,连续2年及以上参保的人群,免赔额再降1000元。
“随着免赔额的大幅下调,参保人看病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更容易达到理赔标准,产品保障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切实减轻了参保市民看病就医经济负担。”中国人寿深圳市分公司总经理吴超说。
此外,通过合并过往待遇,今年“深圳惠民保”新增了“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耗材、诊疗及检验检查费用保障”,住院自费理赔门槛降低的同时,更多医保目录外的高额自费诊疗项目、创新药械被纳入保障范围,包括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钇90微球等,持续减轻参保人住院自费负担。
为破解罕见病用药保障难题,针对戈谢病等9种罕见病的10种高价自费药品费用,“深圳惠民保”年最高保障额度上调至60万元/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还首次将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瑞唯抒(注射用替度格鲁肽)纳入保障范围。
另外,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将 “港澳药械通”保障范围拓展至17个药械,年度最高可报销50万元,让参保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粤港澳大湾区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整,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保障内容基本覆盖市民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场景,无论是住院自费项目,还是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治疗等,都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随迁老人可参保,“一站式”理赔更省心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还首次将参加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不论是参加异地医保的随迁老人,还是在异地就业或就读的深圳户籍人员,参加“深圳惠民保”后,都可经过异地医保报销的合规医疗费用继续享受待遇保障。
即日起,市民群众可继续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符合条件的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参保缴费,也可通过线上支付渠道自费参保。
2023年、2024年已勾选了“自动重新参保”服务的参保人,本年度将在4月22日至4月28日期间自动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或者微信支付等划扣进行参保,无需个人再主动参保。
作为政府指导推出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深圳惠民保坚持应赔尽赔,在省内9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 “一站式”直接理赔:参保人可在省内就医结算医保费用时,同步结算深圳惠民保理赔费用,有效减少参保人“需垫付、耗时长、资料多”的问题。上线两年来,“一站式”理赔人次占比达99%,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参保人可以关注官方指定参保平台“深圳惠民保”微信公众号参保缴费,也可以通过“深圳医保”、“微保”微信公众号、“支付宝”、“云闪付”APP进行参保,或通过线下服务窗口咨询办理。此外,交通银行APP也作为今年新增的参保渠道,为更多的参保人提供参保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医疗保障力度,便利用人单位为员工统一参加“深圳惠民保”,用人单位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单位社保网上服务”入口一键为员工参保。
承保机构提醒,今年“深圳惠民保”集中参保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6月30日,保障期是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错过时间将无法补缴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