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加速建设,土地整备协议完成签订;深圳国际交流中心重大设施基本成型。
河套开发建设掀起新热潮、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正式签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全面超过加油站,智能终端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细读2025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成就背后,多处体现着福田元素、福田作为。从智能终端到低空经济,这些热门领域的崛起,则是福田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创新的生动体现。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始终以“奋斗的姿态”扛起中心城区“首善担当”。数据显示,福田地均生产总值超75亿元/平方公里,连续23年稳居全市第一。
高位求进的背后,是福田区不断突破自我局限,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城区建设向新聚力、向新突破、向新转型。近年来,通过构建“CBD+科创区”的新型发展模式,福田已形成了经济发展“第二增长曲线”,走出了打造尖端科技创新策源、创新企业总部集聚、科技金融文化融合的“中央创新区”融合之路。
扛起高位攀登的“首善担当”,金融、商贸等优势产业更加稳固
作为深圳开发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的城区之一,福田承载的期盼高、面临的挑战多,需要破局的命题也更复杂尖锐。近年来,福田持续自我加压、自我鞭策,先立后破、守正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提速。
——夯实“压舱石”,牢牢巩固金融、商贸高地优势,总部经济持续领跑,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当表率: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近五成,增长6.8%,比上年提升3.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各区之首。当前辖区持牌金融机构总量达295家,占全市近60%。此外,福田去年进出口总额9047亿元,全省各区(县)第一。总部经济等“九大新经济”亮点纷呈,新认定市级总部12家、增量全市第一。
——牵牢“牛鼻子”,依托河套深圳园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以及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在区域发展提质升级上当表率:河套实现“一年大变样”:6个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相继落地,10家国际领先中试平台集中发布,生命科学与能源材料创新研究院、苹果应用研究实验室等超200个高端科研项目集聚成势。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加速成型,土地整备协议完成签订,深圳国际交流中心等重大设施基本成型。环中心公园活力圈攻坚推进,全市最大在建棚改项目南华村棚改回迁区实现全面封顶。
——激发“动力源”,以更深层次、更加彻底、更高水平的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当表率:面对产业用地紧张的困境,福田率先创新,通过“楼宇经济”让产业园“竖起来”,目前亿元楼宇已达159栋。此外建成全国首个数字金融先行区、全国首个保险行业数据空间,落地全国首笔大中型数据资产质押融资,全国首创“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人才评价体系……一项项“首创”“首发”“先行”的改革实践,正成为福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也为国家的改革事业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福田经验。
不久前,福田区八届四次党代会上宣布,福田区力争实现全年GDP增长约5.5%。
目标定了,撸起袖子加油干。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早晨召开的福田新春第一会,就彰显了满满的实干风、精气神。这场设在重点攻坚项目现场的第一会,以揭榜挂帅形式,发布了2025年“一榜三令”高效执行机制首批58项榜单任务,打响奋进催征的“发令枪”。福田区四套班子挂点包干,深入重大项目一线现场推进新一轮项目建设,现场签约落地一批金融、智慧零售、智能终端等产业代表性优质项目,招商团队也拉开架势,立刻“拉清单”“走出去”,拟招引一批行业头部企业落户福田。
扛起创新发展的“首善担当”,经济第二增长曲线加速绘就
去年底,全球首款AI硬件名片在福田区诞生,搭载企业自研芯片的加推科技至此走向世界舞台,成为“福田智造”的闪亮名片。而在同一园区内,人工智能企业北科瑞声凭借AI语音交互技术及端侧智能解决方案,近三年来业务增长四倍,已参与制定智能语音识别与交互领域的两项国家标准。
这两家企业所在的福田区新一代产业园,吸引了荣耀终端、华润数科等龙头企业落户发展,所承载的福田区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在今年的深圳两会报告中,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闪亮一笔。
2017年,福田出台全国首个区县级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CBD+科创区”的发展战略、“曼哈顿+硅谷”的产业愿景。近年来,福田连续出台产业政策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倍增计划,布局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经济版图深刻变化,助力经济发展不断加力提速、闯关夺隘。
如今站在新的千亿大关继续向上攀登,福田底气足,信心满。
信心来自不断提升的创新驱动力——2024年,福田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强势崛起,与新能源、智能终端产业共同成为福田区三大千亿集群。科技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新注册企业数荣登全市榜首,生物医药、半导体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三年倍增,此外,新增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年累计增长7.6倍,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可调度规模超10000P、全市第一。
信心来自持续迸发的经济活力——2024年,福田商事主体超60万户,密度全市第一;科技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企业数量首次领跑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136亿元(2023年),增长38.3%、全市第一,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94%。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不断活水。
信心来自核心要素的强大支撑力——一方面,福田人气更旺。福田口岸出入境累计5470万人次,突破2019年全年出入境旅客总数。福田CBD商圈2024年日均去重客流超过200万人次,密度位居深圳商圈第一,深港消费融合的桥头堡地位愈加突出。另一方面,福田宝地更优。年度开发建设用地增长3.4倍,产业空间增长4.6倍,在产业空间倍增的同时,写字楼空置率保持全市各区最低水平。
扛起美美与共的“首善担当”,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持续完善
实绩数据不断刷新,幸福底色也在持续擦亮。
新春伊始,福田区民生领域好消息不断: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福田),福田区妇幼保健院、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4家公立医院将陆续在今年启动焕新计划,或搬迁新址或启动改造,实现医疗资源提质升级。
春节前,深圳首个航天主题城中村党群服务中心“童梦航天馆”在南园街道开馆,为城中村青少年科学教育注入新活力;2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的莲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凭借创新的文化服务模式获评广东省年度最受欢迎演艺新空间,全区各处活力城村正不断焕新,成就群众“微幸福”“小美满”。
在“民生七优”的目标导向下,福田区持续改善医疗、教育、居住等民生重点领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更比一年强。
城区治理深化不仅是民生福祉的持续增加,更是品质内涵的不断提升、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随着智慧城市加速构建,福田区加快全域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
今年2月,福田推出AI政务数智员工,构建“人机协同、数智驱动”新型政务工作模式,将基层工作“痛点”转化为增效减负“靶点”,迅速成为全网热点,并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紧接着,全国首个AI数智党务工作者“深小服”亮相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推动智慧党务、党建创新、民生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为党员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新体验。福田教育局也创新发布教育智能应用生态门户“i福娃”,上线30余个智能体,以AI全面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从“CBD”迈向“CBD+科创区”,以“创新福田”滋养“幸福福田”,究竟什么才是支撑一座城区基业长青的真正底气?
答案藏在那一份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突破发展瓶颈、摆脱路径依赖,勇敢走出一条逆袭之路;也藏在对创新生态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中——激活每一寸土地的能量,将科技的肌理与城市的温度深度融合;更深藏在福田永不熄灭的创新基因里——赓续弘扬特区精神,继续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让改革创新成为首善之区的最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