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工匠杯”深圳市第十四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4年深圳技能大赛收官,其中首次举行的“碳排放管理员技能竞赛”最引人注目。
碳排放管理员技能竞赛吸引了60多家单位的110余名专业人士参加。最终来自深圳交易集团深圳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吴思玥,获得竞赛第一名。
吴思玥2021年入职深圳绿色交易所战略研究部,主要负责境内外碳交易、国际绿色壁垒、自愿减排量交易等方向的研究咨询。
“我很喜欢我的专业,碳排放管理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目标服务,将无形的碳排放量化开发成碳资产,进行交易、管理,充分挖掘其中的经济价值。对企业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起到重大助推作用。”吴思玥说。
像吴思玥这样的碳排放管理员,全市有1500名。
据绿色交易所董事长赖高宇介绍,目前碳市场覆盖工业、交通、服务业领域39个行业,碳排放管理员活跃在各行各业。在国企央企等企业会被要求披露ESG报告,碳排放管理员会参与;在新能源企业,碳排放管理员负责将光伏发电开发成碳资产;在建筑行业,碳排放管理员负责建筑节能减排改造和运维;在出口型企业,尤其是电池行业,会面临国际绿色壁垒,碳排放管理员需要开展减排和碳资产管理;在大型跨国公司供应链上游企业,例如苹果、沃尔沃、亚马逊的供应商,企业会被要求进行碳中和或减碳,碳排放管理员需要协助企业应对绿色供应链,意义重大。
深圳作为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始终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前列,全市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5,是全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城市之一。如今,作为新时代的“卖碳翁”,碳排放管理员正在各行各业为深圳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深圳携“绿色特产”亮相阿塞拜疆巴库
11月11日,第29次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深圳有关部门和企业将参加此次会议,并带去深圳的经验、产品、服务等“绿色特产”,有望推动国际合作、交流,推广相关业务,提升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含深度”。
此次参会国家近200个,预计参会人数达5万人。会议期间,生态环境部将组织举办“中国角”,并设地方专场活动,其中大湾区专场将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下午举行,由生态环境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主办。
“中国角”大湾区专场活动以“绿美湾区,‘碳’索未来”为主题,将设置视频展播、成果发布、项目签约、主题演讲、高端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当天将邀请生态环境部、联合国环境署、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环保协会、香港品质保证局、澳门碳中和标准化建设联盟、深石零碳科技等国内外组织和机构的嘉宾参会。
大湾区专场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强化深圳市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拓宽合作渠道,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含深度”。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将向世界展示深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战略的典型措施与成效,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将介绍深圳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经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分享深圳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成果。
根据深圳气候投融资入库企业和其他绿色低碳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会议将对深圳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推广。地上铁、朗坤集团、深圳环水集团、氢蓝时代、中电建生态集团、深圳能源将分别就其纯电动物流车、城市厨余资源化利用、生活废水高效脱氮除磷、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系统、生物质制气、全风电产业链联合出海等业务进行宣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