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请审议
29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召开,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座谈会精神,传达学习贯彻中共深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
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委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毅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此次会议上,多个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审议,包括市政府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以及深圳市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实施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技工教育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对5个专项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
会议还审议了《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草案修改二稿)》等法规草案;听取和审议深圳市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第二次调整方案的报告、深圳市2024年本级财政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执法检查报告等。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市政府、市监察委员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列席会议。
11所技工院校与千余家企业深度合作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深圳目前共有11所技工院校,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突破200万人次,持续为深圳制造业当家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这是记者从市政府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技工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报告获悉的。
据悉,我市的11所技工院校中,有技师学院2所,高级技工学校2所,普通技工学校7所,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占比超六成。特别是以深圳技师学院为基础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成为全省首家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技师学院。在专业结构上,深圳技工教育与产业结构实现良性互动,开设的91个专业中与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达62个,占专业总数的68.1%,专业设置高度契合我市产业发展。
结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特点,深圳技工教育聚焦产教融合,院校与华为、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等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1091家行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设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321家,校企共建共管的产业学院、企业学院13家。同时,瞄准产业用人需求,引进高端企业技术标准、真实项目、技术专家、认证标准和先进企业文化,探索出“校中企”“企中校”“新型学徒制”“特色产业学院”等多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深圳技师学院在全国首设“华为现代产业学院”,与华为、大族激光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组建技能生态链;鹏城技师学院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全球根技术培训中心,与顺丰联手打造全国技工教育系统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学院”。
深圳技工教育一直保持良好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呈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热门专业学生尚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的现象,高质量充分就业成效被中央电视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