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英国大使在社交媒体连续发文推介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自当地时间8月30日在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开启英国首演以来,好评如潮,票房节节走高。连日来,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主流媒体持续聚焦,跟进报道。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也在社交媒体X上,连续多次发送推文推介《咏春》。
《咏春》首演第二天,《泰晤士报》便以“古代艺术、现代舞台:中国杰作亮相伦敦”为题,报道了首映式情况,称该剧“将舞蹈的优雅与武术的力量相结合,必将以深刻的文化体验赢得观众的青睐”。
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英国《卫报》网站刊发艺术评论——“《咏春》观后感:功夫大师在一场精彩的舞剧中被电影化”,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给予好评。
《卫报》报道中称,《咏春》是一场壮观的演出,它的双线叙事巧妙地与舞台设计、令人惊叹的布景和灯光、令人心跳加速的配乐、令人振奋的故事,以及非凡的舞蹈、杂技和武术等结合。舞者的体态和表演非常出色,舞蹈编排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在社交媒体X上,连续多次发送推文推介《咏春》。郑泽光在推文中指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瑰宝。中国武术练习者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自卫和维护和平。他们追求的不只是格斗技巧,还有高贵的品格。来自广东省的叶问大师将咏春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咏春》再现了叶问对咏春拳的贡献和他非凡的一生,并通过舞剧的方式展示中国武术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自两年前在深圳首演以来,《咏春》已经在国内外表演了近200场,并赢得广泛赞誉。“我相信,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伦敦的演出将帮助英国观众更好了解中国武术和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当地时间9月2日,海外媒体持续跟进报道。美通社在9月2日的报道中称,《咏春》展现了力量和优雅,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的观众完全被吸引住了,爆发出持久的欢呼和掌声。报道引用多名观众和专业人士的点评,不少人表示《咏春》“从头到尾”都印象深刻,是一个“美丽的呈现”。
Theatre and Tonic网站在评论中称,《咏春》的演员在表现角色和个性方面非常出色,他们也非常优雅,所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舞蹈动作,他们驾轻就熟,许多女舞者的才华和武术专长非常突出。这些再与震撼的史诗般的管弦乐相结合,让观众自始至终都被迷住了。
英国戏剧指南网站在评论中称,深圳歌剧舞剧院的首席舞者常宏基非常出色,他像蝴蝶一样飞翔。《咏春》中的现代舞和不同形式的武术引人入胜,电影般的音效,移动的布景,聚光灯和剪影,是老式无声电影和好莱坞华丽的混合体。
A Youngish Perspective网站在评论中称,《咏春》的双线叙事都以史诗般的方式展开,将叶问的生活和思想交织在一起,不仅在视觉上令人震撼,而且在情感上也引起了共鸣。充满活力的男女舞者展示了咏春拳的力量和优雅,编舞特别令人惊叹。移动的舞台营造出万花筒般的效果,不仅反映了舞者的流畅动作,也为叙事增添了视觉隐喻。
据悉,《咏春》是在伦敦演出时间最长的中国舞剧精品力作,将在沙德勒之井剧院连续演出12场,至9月7日结束。在海外落地运作上,《咏春》采取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展现了中国舞剧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100%会推荐身边的朋友来看剧”——又美又飒的《咏春》圈粉伦敦年轻人
爱好功夫的伦敦市民杰克与叶问扮演者常宏基合影。
截至当地时间9月3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伦敦演出了5场,观演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记者注意到前来观演的人群中,年轻人占到了相当比例,且几乎每一场演出,都有盛装打扮成“叶师傅”、李小龙等人物的观众来到位于剧院2楼的咏春背景板前比划,拍照打卡。
伦敦“大美妞”会打中国拳
伦敦市民扎曼就是其中一位。当日,扎曼穿着印有中国文字的衬衫、戴着龙形耳环,整个人特别有中国味。扎曼有一双深邃、迷人的大眼睛,说起话来笑眼迎人,明艳动人。但就是这样一位“大美妞”打起拳来可一点不含糊,她在咏春背景板前“出手”“侧踢”,目光如炬,动作干净利落,又美又飒。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扎曼2019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中文系,中文名叫陈欣妍。采访对话也由英文切换为中文。
扎曼是一位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表演“侧踢”时,她的一双中国绣花布鞋引起了记者注意。她说:“我的这双鞋子就是从中国买的。”扎曼表示,她曾经到过北京、天津、香港、上海、杭州。
说起刚看完的《咏春》,扎曼竖起了大拇指。她说,舞剧《咏春》没有对白,用动作和音乐来传达故事、情感,十分优雅动人。“我看到观众席有人边看边模仿动作。”扎曼表示,中国文化非常有魅力,武术劲、舞蹈美,这次《咏春》伦敦演出让更多人看到这一点。当她得知舞剧《咏春》是由深圳原创出品时,扎曼主动向记者打听起深圳,在了解到深圳是一座很年轻、很现代、科技味十足的城市后,她表示“我一定要去”。
“深圳是一座年轻有活力的城市”
在《咏春》的伦敦粉丝中,像扎曼这样热爱中国文化的青年不在少数。苏世民学者马克斯就是其中一位。
马克斯曾经在清华大学学习过一年。他说:“我曾经去过深圳,这是一座年轻有活力的城市。”马克斯对深圳的产业、企业都很熟悉。他甚至笃定,记者手中的采访麦是“大疆制造”的。“除高科技之外,深圳这次又带来高质量的文化作品——舞剧《咏春》,让我看到了深圳的另一面,作为深圳人你们一定很骄傲吧?”马克斯反问记者。
“太酷了!”伦敦青年观众普遍对舞剧《咏春》呈现的舞蹈美、武术劲表示惊叹。大家十分好奇,这是如何做到的?在当地时间9月1日举行的演后谈上,《咏春》总编导周莉亚现场“解密”,在她的建议下,“叶师傅”常宏基、“螳螂拳掌门”何俊波现场表演起“过招”。常宏基解释说,武打戏动作中运用了现代舞、跑酷等技巧。“我们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真的打起来。”常宏基还“剧透”称,“摔地”的动作其实有用手做支撑、辅助,并没真摔。演后谈结束之后,观众们仍然不愿意离场。
《咏春》打开了“新视界”
在与《咏春》主创“大合照”留影之后,许多观众纷纷走向第一排,与编剧冯双白,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叶师傅”常宏基合影。拉丁语教师、伦敦市民杰克也留到了最后,只为与“叶师傅”常宏基合影。这位年轻人表示,《咏春》打开了他的“新视界”。
“我曾经学习过中国功夫,但是《咏春》让我看了功夫之外的中国身体艺术。”杰克还现场展示了自己学习的“截拳道”。当常宏基走下舞台与他合影时,杰克激动不已。杰克称,通过《咏春》他更加了解深圳。“我之前就知道这座城市。深圳的舞者这么酷,将武术演绎得如此美丽,希望有机会去这座城市看看。”他还表示,自己100%会推荐身边的朋友来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