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圳发布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绿皮书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8-16 12:2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当天,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深圳市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记者获悉,目前深圳累计创建绿色单位3030家,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我和家人愿做一棵蒲公英,将绿色文明的环保种子播撒至更多人的心田,和大家一起践行绿色低碳与生态文明。”家住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社区的周佩玲是一名垃圾分类专职从业者,她给全家人树立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立绿色家庭,争做绿色使者。她带动家人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在家中,坚持环保、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家里有不少居家物品是用各种废弃物变废为宝自制,家中的水龙头流水量控制在一根筷子大小,做到一水多用,三口之家每个月的用水量不会超过3立方米。周佩玲一家人的绿色生活方式,是深圳市民积极参与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以绿色生活创建行动为抓手,构建完善法规、政策、制度和标准等全链条保障体系,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各领域创建行动,逐渐形成了导向鲜明、职责清晰、共建共享、创新高效、保障有力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深圳模式”,为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模板。

  《绿皮书》显示,深圳是全国首个率先完成公交全面电动化的城市,全市绿色出行分担率已超78%,城市交通绿色出行分担率74.16%,公共交通占机动出行比例50.11%,新能源汽车保有量86万辆,渗透率60%,地铁日均客运强度达1.11万人次/公里,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深圳是国内最早推动绿色建筑的城市之一。《绿皮书》显示,深圳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已超过1500个,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了100%,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位居中国大中城市首位。

  此外,深圳市还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和公众参与。深圳市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创建绿色学校的城市,累计创建绿色幼儿园944所、绿色学校619所、自然学校23所(其中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单位7个),培育环保志愿教师3000余人,每年举办自然教育活动超过4000场,服务公众近百万人。

转存图片

港深签署生态廊道建设合作框架

  香港特区政府15日举行全国生态日启动礼暨研讨会,宣布推出多项特别活动和优惠吸引市民参与,并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深圳梧桐山—香港红花岭生态廊道”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提升两地在生态联系及保育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合作。

  红花岭郊野公园于3月1日成立,面积约530公顷,位于新界沙头角,北面毗邻深圳梧桐山风景区,是香港的第25个郊野公园。

  特区政府政务司署理司长卓永兴在仪式上致辞表示,要做好生态环境保育,深化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港深两地成立的港深环保合作专班今年2月签订了《全面深化深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加强两地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宣传教育方面的合作。

  卓永兴还介绍了香港近期关于生态保护的举措:香港当前共有25个郊野公园及22个特别地区,香港最大的、也是第八个海岸公园——北大屿海岸公园预计于11月成立,将于北部都会区设立的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面积比香港湿地公园大5倍,特区政府正按照“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更新香港《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并制订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松明表示,香港是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城市,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深圳学习的榜样。深圳和香港是唇齿相依的生态共同体,面对未来,深港生态融合,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美丽湾区”是两地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的内在要求。希望以签署《框架协议》为契机,双方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

  为响应全国生态日,特区政府联同30余间非政府机构在未来两星期内推出多项特别活动及优惠,包括免费开放设施、提供免费生态导赏团、夜间导赏、工作坊、讲座、派发纪念品等。

自然科普展龙岗启幕

  近日,自然科普展览在龙岗文博展览馆正式启幕,暑假期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同步入奇幻而生动的科普殿堂,展开一场沉浸式观展体验。500只蝴蝶构成的标本墙和世上“最美”蝴蝶之一的大蓝闪蝶标本、活体昆虫标本都可在这里近距离观看,还有活体甲虫类动物可以观赏。据悉,展馆近期还将举行“大树的奥秘与植物纹路拓印”活动以及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据统计,自7月13日开展至昨日,已接待观众超过13000人次,其中未成年人3840人次。

  图为孩子们在龙岗区文博展览馆了解自然科普展中展出的“蓝色蝴蝶”。

20多家深企“低碳黑科技”展出

  昨日是全国生态日,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实践展在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的百姓书房举办。据悉,今年8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生态日。

  本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实践展旨在持续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独特方式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本次展览共分为三大展区:“生态圳美 向新而行”绿色生活生产主题展、“美丽鹏城”生态环境摄影作品展、“我心目中的碳达峰中国”环保漫画作品展。

  其中,绿色生活生产主题展汇聚了20多家深圳企业的“低碳黑科技”,涵盖了能源、制造、交通、建筑、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衣食住行娱等各个领域的绿色生产生活场景。

  现场的环保漫画作品展同样令人脑洞大开。孩子们从节约环保、绿色出行、新能源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等多个角度,以漫画方式描绘了碳达峰中国的美好未来,畅想自己心中碳达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

  漫画作品《减碳行动》的作者花间集同学向参展观众说:“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展示出绿色生活的美好,让人们意识到环保与生活息息相关,推动大家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同时,现场还展出了已连续举办四届的“美丽鹏城”生态环境摄影大赛的优秀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和捕捉了深圳五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生态和人文之美。

  据悉,本次展览的举办地百姓书房于去年7月1日启用,打造高品质文化艺术展览空间,截至今年6月份,平均每天超1300人次市民群众来这里打卡学习。

  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百姓书房搭建的文化交流平台,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向市民集中展示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记录自然生态和人文美景的精彩定格。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