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机场进出两旺,多天单日客流量超17万人次。
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在深中通道通车和暑期出行热的双重助推下,深圳机场航班量、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日均航班量超1200架次,多天单日客流量超17万人次,呈现进出两旺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深圳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3226.7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近20%。其中,最为亮眼的是国际及地区旅客量,同比增长近180%。国际交往日益频密彰显了深圳的城市魅力与经济活力,成为深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航班量客流量多项指标创新高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国内国际航线持续拓展、航点网络更广泛覆盖,旅客吞吐量强劲增长,多项指标创下新高。
2月2日,单日航班量达到1330架次,创历史新高。2月16日,单日旅客量达到20.8万人次、单日客运航班量1205架次,双双突破历史纪录。6月30日,单日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达到1.7万人次,刷新全面恢复通关后国际及地区客流量单日最高纪录。
纵观上半年,虽受到长时间雷雨天气影响,但深圳机场各项业务指标仍十分耀眼。上半年累计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国内航线旅客量位居全国第二。
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点超40个
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日益凸显的背后,是深圳与全球先进城市、创新型城市、新兴市场城市的连接距离正不断拉近。深圳机场持续大力拓展国际客运航线,目前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点已超过40个。仅今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就恢复拓展了墨西哥城、开罗、札幌等8条国际客运航线,加密了巴塞罗那、特拉维夫、吉隆坡等7条客运航线。
今年1月,深圳机场获准实施了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并恢复了国际通程航班运行。深圳机场根据境外人士来深落地及离深动线轨迹,梳理外币兑换、外卡ATM机取现、外币充值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等全流程服务需求,也体现了深圳对境外人士国际支付服务的便利化程度。
不断织密的国际航线网及更友好高效的服务,为跨境人员往来提供了更多便利,推动营商、投资环境优化,助力深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前6个月,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25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7%。
大湾区交通核心枢纽地位凸显
与此同时,深圳机场正全力构建与大湾区发展需求和深圳定位相匹配的国内航线网络,重点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的联通,国内客运通航点超过130个。通过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和国内航线网络的有效衔接,为境内外旅客经深中转提供丰富选择。
此外,深圳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运营的城市候机楼,已覆盖深圳、香港、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珠海等7座城市,往返香港机场的跨境巴士已加密至每天约120班,成为名副其实的湾区交通核心枢纽。
依托日益增强的交通辐射力,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功能正进一步放大。
金融活水涌向科技涌向绿色
投科技、投绿色、投向实体经济的壮实肌体。今年以来,深圳金融业推出腾飞贷、降碳贷、科技初创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打通实体经济条条血脉。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披露,全市金融总量稳定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9.60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3.7%、18.5%。
精准:打开银行资金“水闸”
庞大的资金活水,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地灌溉一个个实体企业?
“我们企业最近在发展自有品牌产品,线上线下渠道营销费用、新产品研发支出都大幅增长。民生银行深圳分行通过‘腾飞贷’和知识产权质押的组合模式,一次性给予我们人民币5000万元的贷款额度,还与我们签订了‘未来贷款优先权’合作协议,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金融扶持实体的诚意。”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腾飞贷”是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的信贷业务模式。通过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的灵活安排,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契合快速成长期需求的信贷服务,以“小切口”推动“大提升”,助力企业“腾飞”。
截至7月12日,已有14家银行与33家企业签约“腾飞贷”,合同金额合计8.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7.2亿元。日前,“腾飞贷”2.0版本成功落地,已惠及3家企业,累计签约并放款金额0.92亿元。
绿色金融事关碳达峰碳中和,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近日,深圳企业碳账户上线、“降碳贷”首发,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降碳贷’把我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降碳表现与贷款利率挂钩,减排每得一分,利率就优惠一点,节能减排有动力。”深圳市方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建忠说。这家专注于提供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的企业,获得江苏银行深圳分行提供的2800万元“降碳贷”。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0%。
精确:为科技企业“画像”
“常规的贷款流程复杂、授信额度低,难以给我们这样的初创科技企业‘解渴’。”一家成立两年的科技初创企业人员感叹。
其实,科技初创企业贷款难,难在银行也把握不准企业发展前景,加上没有“家底”,银行不敢贷。今年6月,“科技初创通”征信产品在深圳上线,让银行贷款初创企业心里更放心。
“科技初创通”利用企业的社保、知识产权、交易等数据,让银行了解其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潜力及发展趋势,从而获得充足的金融支持,让科创企业“稳步起跑”,后顾无忧。
“科技初创通”是深圳地方征信平台首创、为初创型科技企业画像的征信产品,融合应用了公共数据和商业数据,充分挖掘工商、社保、知识产权等特色数据价值,帮助银行对“早期、小型”科创企业“慧眼识珠”。
实体经济的健康安全运行,同样离不开保险资本的支撑。
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式开通,背后就有保险业的保驾护航。其中平安产险全面参与了深中通道主体工程9个标段的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整体份额近38%,市场份额最高,累计为深中通道提供风险保障约80亿元。
“深圳造”加速走向全球新兴市场
从开幕式到奥运场馆,“深圳造”显示大屏将闪耀巴黎奥运会;在米兰时装周,深圳设计师的原创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东方美学,赢得国际时尚界的认可;在非洲的一些村庄,深圳的太阳能风扇为当地居民带来清凉……深圳产品以其卓越品质和独特设计,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一张张闪亮的“深圳名片”。
今年以来,深圳外贸如同一艘双帆巨轮,既在传统市场上稳健航行,牢牢占据着份额,发展势头强劲;又不失时机地扬起探索之帆,不断开拓新兴市场的蓝海。
今年前5个月,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对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变化的国际环境中保持在传统贸易市场的份额。同时,深圳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6600.6亿元,增长45.8%,对拉美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速较快,助力越来越多的“深圳造”加速走向新兴市场,展现出中国制造的活力。
技术创新巩固欧美市场
“今年巴黎奥运会,超过50块艾比森大屏将被应用在开幕式、贝尔西体育馆、市政厅广场等核心区域。”艾比森副总裁、产品线负责人邓汉卿介绍,其LED显示屏凭借高亮清晰、高效节能、稳定可靠、低碳环保等技术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好莱坞、迪士尼、环球影城、世界杯等全球知名场所,单品牌显示产品出口额连续12年行业第一。
这也是艾比森继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023年女足世界杯、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4年NBA全明星赛、2024年美洲杯之后,再次在顶级体育大赛现场亮相,向世界展示“深圳造”的力量。
深圳LED大屏亮相巴黎,背后是前沿显示技术的支撑,用技术获得客户、打开市场的企业还有很多。深圳淑格医疗美容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海外美发品牌贴牌生产,其产品畅销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2018年,企业创始人谢作握带领研发团队搬迁至深圳,落户宝安区。“深圳创新氛围好,周边地区产业链优势明显。”在谢作握看来,深圳以及珠三角的产业配套能力,能让企业的创新迅速落地。“企业要制作一件非标件的样品,今晚把设计图纸发给供应商,明后天就能拿到样品,速度很快,我们也能安心做研发和创新。”
出口增长的背后,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也是因为深圳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为不断夯实深圳先进制造业基本盘,发展壮大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做好顶层设计。此外,“20+8”产业集群政策迭代2.0,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外贸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政策加力拓宽新兴市场
在巩固传统欧美市场的同时,深圳还积极拓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非洲等新兴市场。
对于深圳市三江电气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桑娟娟来说,今年6月底去马来西亚参加第五届侨交会(吉隆坡)智能科技展收获颇丰。她所在的三江电气主要生产多系列、多层次的高、低压成套产品,包括母线槽、电缆桥架等。“作为配套的电力基础设施,我们跟着‘中国基建’出海,在柬埔寨、菲律宾等地都有输出。”不少深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市场,同时加强规则标准对接互认与应用,带动技术、标准和装备走出去。
“非洲、南美等国家缺电,但太阳能丰富,经过调研公司开发出多款新型太阳能风扇,刚好契合客户需求。”深圳市艾尼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喜平说,“最初产品在非洲七八个国家销售,现在已逐步拓展到南美等新兴市场。客户很认可深圳电子产品,我们也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产品卖得好,预计下半年出口将大幅提升。”
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深圳不断拓宽国际市场,增强贸易联系。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获悉,深圳将扎实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稳中提质和互联互动,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将通过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强化贸易主体培育、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补齐进口结构短板、推动供应链企业提档升级、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支持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不断开拓全球市场“新蓝海”,让更多“深圳创造”“深圳服务”“深圳品牌”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