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6月30日15时,历经逾7年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图为广东深圳,车辆行驶在深中大桥上。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建成开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指出,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全体参与者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高质量完成了工程任务。这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习近平强调,下一步,要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30日上午,深中通道开通活动在西人工岛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现场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宣布深中通道开通。
深中通道是深圳至岑溪国家高速公路跨珠江口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项目于2017年2月开工建设,历时7年建成开通,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通车后,深圳至中山的车程将从目前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习近平致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的贺信
值此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全体参与者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高质量完成了工程任务。这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下一步,要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习近平
2024年6月30日
促进珠江口两岸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致深中通道建成开通的贺信凝聚信心激发斗志
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强调“要管好用好深中通道”“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饱含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令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深中通道“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对此,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深中通道岛隧设计总负责人徐国平深有感触。
“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基建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和引领的步伐,为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徐国平说。
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经理部常务副总工程师宁进进表示:“作为在深中通道奋战了7年多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我们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可以大展身手。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继续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科研创新中彰显责任与担当,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作为深中通道基础保障设施参建单位,南方电网和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合作建设了110千伏昇腾输变电工程,为深中通道建设提供“电力引擎”。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工程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高贺感觉自己肩上责任更重了:“今天看到深中通道顺利通车,感受到‘天堑变通途’的震撼。我们将继续投身电网建设,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交通基础设施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前提。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要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
“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长期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深中通道同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在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等共同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促进大湾区交通一体化。”朱伟说。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表示,一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管好用好深中通道,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
宋神友说,深中通道完成了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它跨越伶仃洋,让“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缩短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时空距离,让人流、物流等更加畅通。珠江口“黄金内湾”的“含金量”将得到极大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
深中通道为珠江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袁茉莉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未来我们从深圳市南山区的研发中心到中山的工厂开车用时将缩短一半以上,相信大湾区的企业互动将更加频繁,城市间合作更加紧密。”
中国铁建港航局船舶建造负责人陈耀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深中通道全体参与者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高质量完成了工程任务。作为重大工程建设者,我们同样倍感温暖、充满干劲。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嘱托,在新能源建设领域挥洒汗水、锐意进取,不断贡献自身力量。”
“深中通道的大桥跨越大海,我们在贵州建设的大桥跨越高山峡谷。”贵州桥梁集团第三分公司总工程师吴朝明说,“我们正在参建的花江峡谷大桥,桥面至峡谷水面高度625米,建成后将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我们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向深中通道的建设者学习,继续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新的工程奇迹!”
黄坤明看望慰问深中通道建设者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管好用好深中通道 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
孟凡利参加
6月30日上午,在深中通道开通之际,省委书记黄坤明看望慰问项目业主及参建、运营单位代表,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广大建设者及为项目规划建设、科技攻关、监理保障等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致以亲切慰问,提出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广东改革发展的关心关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下功夫把深中通道管好用好,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携手港澳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抓紧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加快建设世界级的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参加活动。
黄坤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充分肯定深中通道全体参与者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高质量完成了工程任务,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并对管好用好深中通道、更好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饱含深情、充满期待,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全省上下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正创新、苦干实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紧密携手港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黄坤明说,历经广大建设者7年前期攻关、7年攻坚会战,在中央部委支持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深中通道正式建成通车,这是交通强国建设铸就的又一国之重器,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交出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见证国家荣辱兴衰的珠江入海口上,腾起这条海上长龙、黄金通道,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大家克服重重困难,锐意创新,高质量建成这项超级工程,在世界桥隧建设史上书写了新的奇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和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可贵志气。这不仅在我国工程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也在广东大地上树立了精神的丰碑,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继续向前。
黄坤明希望全体建设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继承发扬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把深中通道管好用好,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有力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同时总结好运用好深中通道建设的宝贵经验,更加积极参与交通建设,努力在建设交通强省中创造新业绩,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篇章作出新贡献。
黄坤明、孟凡利等还乘车巡览深中通道,实地考察项目建设情况。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刚,省领导陈建文、张虎、郭永航、袁古洁、林涛,广州市市长孙志洋,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参加活动。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6月30日15时整,中山翠亨东收费站工作人员移开路障,早已在收费站入口排起长龙的车主们顿时欢呼起来!随着车辆依次有序驶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项目于2015年获工可批复,2017年获初步设计批复并开工建设,2024年6月16日通过交工验收。
深中通道是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是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它跨越伶仃洋,让“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跨海直连。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作为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超大跨海工程,交通强国建设标杆工程,深中通道实现了多项创新和突破,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等领域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项目团队创新研制了15项世界首创核心材料、技术和装备,创造了10项世界之最,这些成果不仅壮大了交通工程建设新质生产力,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为世界跨海工程建造提供深中模式、广东经验和中国方案。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快形成“一小时通勤圈”,为市民提供更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营造“跨市无感”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民生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