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国际启动会在深举办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6-07 11:5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6月6日,在世界海洋日前夕,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筹备办在深圳坝光举办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国际启动会,打响了国际间顶尖科学家合作的发令枪。对于10年间全球最重要的海洋科学运动,深圳正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实施计划(简称“海洋十年”)持续贡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力量。

  启动仪式上,南方科技大学牵头的“智慧型沿海城市-海湾二氧化碳排放研究”项目(简称“智慧立方iCUBES”)、“提升公民海洋素养”实施伙伴计划揭牌亮相。

  自然资源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在《联合国海洋十年的进展与未来》主题演讲中,多次肯定深圳海洋事业发展的创新探索和突出成绩。他寄望深圳“科技兴海”,尤其在海洋可再生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可持续有韧性的海洋经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海洋应用、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绿色科技、创新蓝色金融工具、社会组织参与海洋事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林间,介绍联合国“海洋十年”实施伙伴的目标愿景,宣布“全民海洋素养”指数项目启动。林间说,该项目实现“科学家进中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企业家进大学”培养企业家海洋素质、“非海洋科学家进海洋”促进交叉学科加速发展、“海洋素养指数”全面了解公民海洋素养四项创新,全面提升公众海洋素养与海洋环保意识,形成“人人皆海洋”的浓厚氛围。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教学副主任、讲席教授张传伦介绍,iCUBES智慧立方项目将举深圳之力打造海洋负排放的新质生产力,体现滨海、城市、湾区特色,开发体现国际性、集成性、智慧性的三维海洋生态集成监测系统,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碳中和评估与生态健康监测提供强有力支撑。

  据悉,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于2021年至2030年间实施,旨在“推动形成变革性的海洋科学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将人类和海洋联结起来”。目前中国科学家团队承担的项目和计划数仅次于美国,约占总数的10%……此次活动,是中国对落实联合国“海洋十年”承诺的“深圳实践”,将向世界展示以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机构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学家在海洋科学革命和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与坚定决心,同时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提高公众对海洋的认识与保护意识,为从“我们所拥有的海洋”走向“我们所希望的海洋”贡献力量。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作为深圳海洋科创的重要载体,位于大鹏半岛坝光的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三海”项目正加紧建设。其中,深圳海洋大学将打造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学科设置坚持“631”原则,即60%工学、30%理学、10%其他专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海洋大学有望承接自然资源部多个重大科技项目和平台,并积极准备与国际海洋知名高校联合办学。

转存图片

近600万尾鱼虾苗放流大鹏湾

活动现场放流鱼虾苗。

  6月6日全国放鱼日,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主办、深圳市渔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深圳市2024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暨全国水产科技周活动启动。

  本次活动在深圳盐田水产码头举行,共放流90万尾真鲷鱼苗和花尾胡椒鲷鱼苗、500万尾长毛对虾苗。放流的鱼虾苗均经过深圳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检疫合格。活动还放归救助康复的1只玳瑁和2只绿海龟。

  据统计,从1987年开始至2023年,深圳市级部门累计组织投放了虾类41356万尾、海水鱼苗2945万尾、贝类花蛤196吨、扇贝2500万粒、鲍鱼47万粒、中国鲎120只、拟穴青蟹5000只。这对补充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规范民间放鱼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6·8世界海洋日临近,深圳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拉开“蓝色”系列活动大幕:6月7日,深圳市2024年海洋日主场活动将举办“扬帆起航”启动仪式,国内首个海上制氢、制氨工艺AIP中国船级社认可证书颁发仪式,“海阔天空”主题音乐晚会,“征途是星辰与大海”主题互动知识展等;6月7日-10日举办滨海栈道骑行打卡、红树林自然教育、海洋日嘉年华、海洋执法公务船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欢迎市民踊跃参加。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