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深圳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24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的通知》已印发,今年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13.24万个,其中普高招生计划9.6万,全市优质高中学位持续增加,普高录取率预计将超过70%。
我市所属高中招生计划12.8万个
据介绍,2020年以来,我市以超常规力度推动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努力形成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的良好态势,全市累计新开办公办普高学校超40所。今年,深圳中学高中园三所高中建成亮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一批学校进一步扩招,推动我市高中阶段学位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优质公办普高学位持续增加。
市教育局在充分考虑各高中阶段学校建设规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和历年招生数量的基础上,编制了2024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含指标生计划)。2024年,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13.24万个,其中我市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安排招生计划12.8万个,省属(含跨市)中职下达我市招生计划约0.44万个,可满足2024年符合深圳市中考划线录取条件考生入读高中需求。
公办普高计划增超4000个录取率超52%
普通高中招生方面,今年全市学校安排普高招生计划9.6万个,其中公办普高招生计划6.9万个,较上年增加超4000个。今年我市普高录取率超70%,其中公办普高录取率超52%,与上年持平。近年来,深圳探索“高中园”建设模式,由四所优质高中分别牵头,高标准建设4所高中园,每所高中园各有3-4所高中,园内教学设施、师资、课程等资源共享。
继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以及深圳市高级中学等3个高中园开门迎新后,今年9月,深圳中学高中园也将正式投入使用。位于深汕合作区的深圳中学高中园一园三校,由深圳中学数理高中、深圳中学科技高中、深圳中学实验高中3所寄宿制高中组成。根据深圳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表,三所高中今年分别招生1100人,成为今年深圳公办普高大幅增量扩优的主要“推动力”。
市教育局要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高中阶段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随意变更招生规模。招生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再受理调整招生计划的申请,确保招生计划的严肃性。指标生计划在本校2024年普通生计划内安排,从我市中考考生中招收。指标生招生计划未完成的,全部转为普通生计划。
中考志愿填报23日开始
记者从市招考办获悉,5月23日起,2024年深圳中考志愿填报正式开始,填报起止时间为5月23日10:00至5月29日18:00。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志愿填报要合理拉开档次,梯度分明,还要有兜底意识。
据悉,我市中招录取按自主招生批、指标生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顺序开展,各批次志愿相互独立,凡被上一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指标生批志愿数共1个,符合指标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填报。指标生批次志愿与第一批志愿相互独立,指标生志愿仅作为考生录取该校指标生的依据,如考生要参加该校普通生录取,仍须在第一批次填报该校志愿。第一批志愿数共16个,考生最多可填报12个普通高中志愿,4个中职类院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和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试点专业)志愿,考生可根据个人意愿安排普通高中和中职类院校志愿填报顺序。第二批志愿数共18个,考生最多可填报18个中职类院校专业志愿。(不含第一批录取专业)第三批志愿数共6个,考生最多可填报6所部省属(含跨市)中职类院校。
市招考办提醒广大考生,报考省一级学校的考生(含指标生,下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为“达标”,省一级公办普高所录取的考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历史与道法单科等级须在C+以上(含C+),体育单科等级为C以上(含C)。考生可不用填满所有批次、所有志愿名额,考生和家长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合理安排志愿组合。由于按志愿录取的考生一律不退档不转录,考生和家长请勿填报不符合考生未来规划或收费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学校。
深圳教育培训协会副会长、志愿填报资深专家刘知府表示,志愿填报顺序要合理,要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填报。他建议考生,志愿填报时应该合理拉开档次,注意梯度分明。第一批的12个普高志愿中,第一志愿到第六志愿,建议每个志愿间的梯度在1-3分,第7至第12志愿梯度要在5分以上。最后,考生一定要有保底意识,要用两个志愿来兜底,并建议最好填报一所民办学校作为保底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