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全市拥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161种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5-20 12:4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5月19日,市生态环境局携手罗湖区政府成功开展以“深‘生’不息,万物‘野’有趣”为主题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守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之美,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圳”活力。副市长张华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上,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深圳本土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记录陆生原生脊椎动物651种,野生维管植物2218种;拥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161种。生态系统为市民带来更多民生福祉,深圳生态系统提供的气候调节服务可节能700亿度电;绿色生态空间提供超10亿人次休闲游憩服务;实现了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创下全国碳汇市场最高单价纪录;盐田小梅沙、大鹏龙岐湾EOD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

  据透露,市生态环境局即将联合市城管局正式发布《生物多样性友好公园评价体系》,以城市公园为切入点,助力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香港、澳门、东莞、惠州的代表共同上台发起“红树林保护”倡议,呼吁更多相关方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活动上,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相关情况。

  下一步,深圳将紧紧围绕“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继续推进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持续探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圳特色”路径,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共绘深圳万物共生、和谐共荣绿色画卷。

转存图片

大鹏发现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黄胸鹀

白腹海雕

黑叉尾海燕

狭叶海桐

白顶玄燕鸥

小灵猫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获悉,大鹏新区在年度调查工作中,最新发现了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为小灵猫、白腹海雕和黄胸鹀。同时,再度确认3种深圳新记录物种,分别为狭叶海桐、白顶玄燕鸥、黑叉尾海燕。

  据了解,国内小灵猫数量较为稀少,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区通过使用红外触发相机,在大鹏半岛不同地点多次记录到了小灵猫的影像和视频,说明这里的小灵猫尚有一定的种群规模,未来仍有继续壮大的可能性。

  大鹏新区同时针对大鹏半岛海域面积广阔的特点,在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开展海上补充调查,其中在大亚湾海域的多个地点,均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腹海雕的活动,估测至少有1-2对白腹海雕在这里长期栖息。白腹海雕高度依赖于清澈无污染、鱼类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并且周边要有高大的树木供其筑巢。它们也是深圳体型最大的猛禽之一,体长可达85厘米,翅展可达2.2米。在中国,白腹海雕主要见于华南沿海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因此大鹏新区的白腹海雕种群十分珍贵,从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的角度,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

  黄胸鹀又名禾花雀,是一种高度依赖于草地、稻田等开阔地生境的小型雀鸟,春秋两季迁徙时会途经广东,喜欢在稻田中觅食。黄胸鹀现身大鹏新区的农田,说明了农田独特的生态价值。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