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发布,围绕实施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行动、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行动、社会民生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标准提升行动等七大行动,提出50项具体举措。到2025年,累计拉动“投资+消费”超1800亿元,实现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5年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100%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提升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提出了系列目标,要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作出示范。其中特别明确,到2025年,我市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到100%,工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超20%,电力、水务、燃气、充电桩等城市基础设施设备实现新一轮升级,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领域消费新优势快速塑造。
具体来看,在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中,《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制造企业设备批量更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打造20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化转型,支持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电池、医药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产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2024年完成不少于100个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
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深圳将推动交流充电桩智能有序改造,加快直流快充站大功率升级,力争2024年建成超充站(功率480千瓦以上)不少于1000个,到2025年建成综合能源补给站超60座、充电设施不少于60万个;推动分布式光伏全面应用,到2025年新增分布式光伏150万千瓦。同时,提升自来水厂供水能力,升级水务配套基础设施,推动燃气终端智能化换新、天然气管线迁改及海上油气田升级,更新特种设备以及建筑设施设备,加快地下管网、桥梁、隧道、水体、边坡等城市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升级。
在交通运输领域,《行动方案》提出6项具体措施,包括推进轨道交通设备更新、道路交通用车电动化升级、环卫物流车辆清洁能源替代、港口及近岸设施设备改造、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改造更新并确保安全。其中到2025年,我市要完成置换新能源物流车不少于5万辆,在物流配送等商用场景全面推广统一换电模式。
让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
《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社会民生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支持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设备更新、高校科研仪器更新、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文化体育旅游设施改造升级。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中,深圳将推进老旧汽车淘汰报废,到2025年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延续汽车“以旧换新”差异化补贴政策,市区联动加大对换购新车的支持力度;畅通二手车流通,实施二手车经销奖励,扩大二手车零售规模,打造国内知名二手车交易中心;同时积极开展消费电子产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引导家居品质升级改造,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
深圳将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围绕完善废旧产品回收网络、完善二手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完善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体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在标准提升行动中,《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我市机构、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优化提升深圳地方标准,用先进标准倒逼装备产品技术质量升级;不断完善先进装备、新型消费电子、新能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
在具体保障措施方面,《行动方案》提出用足用好财税政策拓宽金融支持渠道、加大公共采购支持、发挥要素工具作用等四大举措,并将加强组织保障,建立深圳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下设工业、交通、教育、文旅体育、消费品、标准提升、金融政策等10个专责工作组。
支持民间投资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深圳发布“促进民间投资20条”
搭建专业民间投资推介平台、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对列入市重大项目计划的民间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融资提供顾问式服务、建立健全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对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实施“拿地即开工”……近日,市发改委印发《深圳市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以及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提出20条具体措施,助力深圳打造最佳投资首选地。
《若干措施》提出,拓宽民间投资领域范围,支持民间投资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深度参与极速宽带先锋城市、数字能源先锋城市、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和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加快构建自主可控智算设施和应用生态;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在“20+8”产业集群的投资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工业上楼项目建设,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产业发展空间。
在引导民间投资加速集聚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我市总部经济集聚区独立或联合申请总部用地建设自用总部大厦,并按相关规定享受地价优惠;引导民间投资加大市级重点区域建设力度,将民间投资占比纳入市重点区域绩效考核指标;鼓励设立园区投资发展基金,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
《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的用地、用工以及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对民间投资的重点产业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等市重大项目,可按规定分期缴纳地价款;支持民间投资企业采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节能降耗,引导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和需求侧响应,鼓励有条件的工商业园区建设“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项目并接入虚拟电厂,全面清理规范非电网直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
在资金要素保障领域,《若干措施》提出,要统筹利用好各种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源,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融资提供顾问式服务,满足相应类型重大项目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民营企业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按规定将担保费率降低至1%以下,积极培育民营企业“首保户”;支持金融机构创新“REITs+”组合融资工具,通过设立Pre-REITs基金、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支持民间投资项目。
深圳消费市场“新”意多热力足
潮流市集、咖啡节、山海艺术节,消费新场景“爆”了;公园经济、萌宠经济、城市漫步,消费新体验“火”了;“走播”带货、无人机送餐,消费新模式“旺”了……深圳消费市场“新”意多、热力足。微信、美团等平台发布的假期消费数据显示,深圳消费热度位居全国第四,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影院总票房均跻身全国第三,文旅订单量排名全省第一。
假日经济“热辣滚烫”,为深圳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写下生动注脚。今年深圳多措并举,全面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行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大力推进“买全球、卖全球”,让市场有新意、老百姓愿消费。一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63.8亿元、同比增长4.3%,消费市场呈现新气象新活力,助力经济向好向稳发展。
新场景新业态释放消费新活力
咖啡、音乐、美景、文创、车展……5月以来,深圳消费可谓“色香味俱全”。
唤醒咖啡节汇聚200多个国内外咖啡品牌,短短一周吸引超百万人次到场打卡,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第四届山海艺术节圈粉无数,“户外体验营+户外艺术展+踏青徒步”让海上世界成为深圳文旅商融合消费新目的地;德中春日游园会、国际安徒生奖50周年“世界插画大展”、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全国巡展等多场主题活动,带来消费新风尚,“主客共享”。
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深圳消费场景不断焕新的缩影,也是深圳发力新型消费的具体行动。
今年以来,从“跨年新春消费季”“首店生活节”“家居焕新节”“深港CITY WALK寻宝季”,到涵盖6大支付主题、340余场活动的“深圳国际支付季”,再到“深圳时装周”“深圳新型消费季”等,深圳搭平台促创新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打造消费新体验,加速释放消费潜力。
做强“首店经济”,引领消费新潮流。深圳抓培育强招引打造消费品牌集聚地,积极引进一批知名的时尚、轻奢、新锐、小众潮流消费品牌,过去3年深圳共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近1600家,今年一季度新增超200家。
场景业态常“上新”,消费就能添动能。从数据上看,一季度全市升级类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加速向绿色智能化转型,新能源汽车、文化办公用品消费增长约20%,家用电器消费增长超10%。
新模式新玩法带来消费新增长
红色电话亭、霓虹灯牌、复古出租车组成欧美街头一景,手持稳定器的主播莎莎行走其间,热情地对着镜头展示如何用手上的设备进行实景拍摄……在宝安福永的智美·汇志产业园,常能看见火热的户外走播带货场景。该产业园是深圳首批电商直播创新示范基地。曾经的旧厂房“爆改”变身直播电商、短视频拍摄多元应用场景齐备的专业园区,在孵电商及配套服务企业110家,其中培育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企业64家。
“客单价299元的稳定器,曾创下10分钟卖出1000多台的好成绩,销往各地。”主播莎莎所在的公司逗印科技是智美·汇志产业园的网红企业。莎莎透露,去年以来直播间月均销售额逐步提升,目前月销售额能达到200万元。
在深圳,直播经济发展迅猛,以宝安智美·汇志产业园、罗湖水贝珠宝产业带、龙华大浪时尚产业园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基地多点开花。一季度,我市开展网络直播超80万场。
随着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实体店铺+即时配送”深度结合,电商已成为深圳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的一大重要抓手。
深圳市属公园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不久前在中心公园启用,众多市民、游人畅游公园之余,纷纷体验一番坐等外卖“从天而降”的科技感、便捷度。“配送模式变化带来的价值,不仅是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沟通成本,同时外卖配送的效率也大幅提升,商圈景区周边的商家更获得了新的生意。”美团无人机商业战略负责人说。
无人机配送外卖成为深圳新型消费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截至今年3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近10个商圈落地20余条航线,配送服务覆盖了办公、景区、市政公园、医疗、校园等多种场景,并累计完成用户订单约25万单。
当前,美团、叮咚、朴朴等众多即时零售经营企业正大力布局深圳,京东、华润万家、饿了么等平台项目陆续落地,深圳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电商新模式、消费新场景推陈出新,与深圳优势产业、实体商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一季度,全市网上零售持续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0.1%。
综合施策“竞逐”新型消费赛道
发力新型消费,深圳动作频频。
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发展直播电商等消费新模式。
3月底,以“新型消费季,圳的很精彩”为主题的2024深圳新型消费季拉开帷幕。这场为期3个月,近400场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智能家居、汽车消费等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大力推广新兴时尚项目、突出商文旅体融合,为深圳消费市场添柴加薪。
“新型消费季活动体现了对新型消费的重视,通过创新和科技赋能,推动消费模式升级,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有助于深圳在新型消费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天骋认为,深圳科创能力强、产业基础好、市场环境优越、消费市场活跃,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方面优势明显。
“竞逐”新型消费赛道,深圳将借势再出“实招”。
近日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提出,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促进汽车消费,开展消费电子产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据透露,《深圳市全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工作措施》《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实施方案》等也将相继出台,全面释放消费潜力。同时将组建“引进国内外知名小众潮牌工作专班”,加大首店、旗舰店、新业态店引进力度,并打造贸易企业发展集中承载区,支持优势企业与国内外贸易商、品牌商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