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公布的2023年度“深圳农场”名单上,有47个深圳对口地区的农场获评“深圳农场”。自2022年“深圳农场”项目开展以来,成功创建“深圳农场”总数已增至69个,2024年“深圳农场”创建申报工作预计将在今年三季度开展。
“深圳农场”注重科技创新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
近两年,“深圳农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具体的申报数量与当地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申报和推进。因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各地协同发展,这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产业链条延伸等具有重要影响和带动作用。
目前,这些“深圳农场”的经营主体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或深圳对口的9省(自治区)106县内依法注册登记并实际经营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名单公布的69个“深圳农场”当中经营主体最多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34个;其次为广东省26个; 江西省9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立足当地资源特色 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
“深圳农场”都是选择当地最有特色的农产品发展。
比如,2023年7月,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深圳市稻可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东源县圳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入股农场,共同经营。2023年其成功获评“深圳农场”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将优质的“航天丝苗米”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万佳水产有限公司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它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特色,成功培育出本土水产特色——章红鱼。这得益于此前万佳水产与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黎双飞教授合作。2023年饶平县万佳水产养殖基地成功申报“深圳农场”。该基地的建设发展,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研实力,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负责人表示,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之一,“深圳农场”建设正是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特色,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水产产业,推动打造更具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知名农特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深圳为汕头谋划75个小产业项目 全部达产后可为村集体年增收近千万元
神仙村里的荒地变身葡萄园,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2023年以来,深圳为汕头谋划的75个小产业项目陆续完工并产生收益,深圳对口汕头的66个收入不足15万元的村全部出列,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
进驻以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实施村集体经济“进阶换挡计划”,聚焦“小种养”“小作坊”“小文旅”,实施75个投入少、见效快、收入稳的富民小微产业,全部达产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000万元。
撂荒地变身希望田
在深圳实施的75个小产业项目中,有近四成项目紧盯农业种植,在牢牢稳住“粮袋子”的同时,也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据悉,深圳帮扶力量已助力汕头乡村完成8000多亩撂荒闲置地复耕复种。
位于潮南区仙城镇神仙里村的葡萄庄园原是一片荒地。在深圳驻仙城镇工作队的支持下,建设“豆果兼作”种植示范园,在葡萄架下套种大豆等粮食作物,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增加粮食生产。项目每年能为村里增收约12万元,是村里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位于潮阳区西胪镇店后村的竹竿寮山田曾撂荒长达30年,去年深圳安排帮扶资金43万元,不到1个月便完成复耕,目前竹竿寮山田已完成土地经营权出租,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超5万元收入。“记忆中的那片田又回来了!”村民张老先生欣慰地告诉记者。
为“好产品”打开“好销路”
既要产出“好产品”,也要打开“好销路”。深圳投入帮扶资金54.75万元,改造提升潮阳区金灶镇官安村水果交易集中站,发展订单农业,为村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销售渠道。村民邱大叔高兴地告诉记者:“农业公司保价统销,我今年收入有10多万元呢!”
深圳驻云澳镇工作队以“云澳臻品”让当地产品名声更响、走得更远。在后方单位深圳市人社局、规自局和深圳免税集团的支持下,工作队整合金薯、鱿鱼等优质特色产品,打造“云澳臻品”助农品牌,推动产品上线“深免全球购”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还推荐村经联社和产业带头人企业参加深圳餐博会、渔博会、美食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截至目前,“云澳臻品”累计销售额约650万元,直接培育就业岗位80多个,间接就业岗位460多个。
小产业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深圳驻成田镇帮扶工作队以潮汕粿品文化为切入点,盘活成田镇东盐村老村委古宅旧址,耗资42万元、历时42天建成东盐粿品工坊,打造了一个集加工、研学、文旅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便可就业,村内2个防返贫监测户也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发展小产业项目,不仅是为了集体和村民增收,我们还希望以小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深圳驻成田镇工作队队长张志敏告诉记者。粿品工坊只是成田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乡村产业旺起来的同时,村容村貌靓了起来,乡村生活也美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