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2024粤港澳大湾区敦煌莫高窟大型数字展9月22日在深举办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4-10 12:0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昨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敦煌美学与世界的连接》敦煌莫高窟大型数字展发布仪式在深圳举行。活动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主办,敦煌·华人传承专项基金和京湾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敦煌和大湾区的文化交流融合,用数字化的方式讲述千年文明的故事。

  发布仪式上,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表示,敦煌莫高窟以其多元的、世界的、超越时空和经久不衰的魅力享誉世界,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坚持采用科技手段保护敦煌石窟,通过科技与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次展览的展品完整保存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信息,让观众近距离品原汁原味敦煌艺术的同时,感受敦煌美学与世界的连接,进一步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苏伯民说。

  《敦煌美学与世界的连接》大型数字展将于9月22日-11月22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届时,活动将通过现代数字科技复制技术,带来上百幅敦煌石窟艺术经典作品,从西夏水月观音、中国壁画史上唯一一幅千手观音,到四个实体数字化洞窟,展览将真实地再现敦煌艺术的神韵,为大湾区观众呈现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盛宴。本次展览为公益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作为展览配套活动,《中国地方戏剧与莫高窟的连接》也将同期进行,活动将邀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绎敦煌莫高窟,用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唱响中华文明。

转存图片

用数字技术高精度高清晰复原敦煌壁画

——专访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最璀璨耀眼的“明珠”,如何保护、修复、传承它是几代“敦煌守护人”的毕生课题。今年正值敦煌研究院成立80周年,在院长苏伯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敦煌莫高窟大型数字展从深圳出发,是敦煌美学与世界连接的重要一步,更是丝路文化与大湾区文化相互碰撞,文明光芒在新时代传承中熠熠生辉的生动实践。

  用科技让文物走出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成立于1944年,上世纪80年代末,该研究院在国内文物界最早开始数字化探索,如今,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在数字采集、图像拼接、色彩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现了高精度、高清晰、高仿真采集敦煌壁画信息。

  “莫高窟石窟数量众多、大小不一,且大多数石窟墙面凹凸不平,给数字化采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挑战。”苏伯明对记者说,经过30多年的探索,目前,研究院拥有了一批化学、地质、土木工程、物理、生物、环境等多学科的文物保护人才,成立了全国最大的文物保护团队。这支队伍不仅负责壁画、彩塑和遗址保护,还率先在国内文物界开启了探索数字化技术储存和保护敦煌壁画信息之路。目前,研究团队已采集了近300个洞窟的高精度数据。

  数字化技术不仅应用于文物保护和修复中,还表现在文物展示上。“我们通过数字技术让壁画在虚拟世界中得到复原,把壁画重新绘制完整。”2016年,“数字敦煌”正式上线,面向全球共享30个洞窟、10个朝代的高清壁画图像和详细解说。截至2022年,共有来自几十个国家的1700多万人次访问过“数字敦煌”网站。

  用交流弘扬丝路精神

  当丝路文化遇到创新之都,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节点,记载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文明演变,形成了和平交流、包容互鉴的丝路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国际科创中心,更是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支撑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此次来到深圳,是想让大湾区观众实地感受敦煌壁画的精美,弘扬丝路精神,促进各国和各领域往来,形成文化交流互鉴,共同促进世界发展和繁荣,展示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苏伯民表示。

  敦煌研究院的未来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在苏伯民看来,推动敦煌学不断应用和通过科技攻关和科学管理模式持续保护敦煌文化,二者缺一不可。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