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50吨远洋自捕金枪鱼在大铲湾码头吊装上岸。
昨日,150吨远洋自捕金枪鱼在大铲湾码头吊装上岸。记者了解到,这是今年以来深圳市首批远洋自捕金枪鱼。为确保渔船靠泊、卸载、转运顺畅进行,大铲湾边检站采取“前置核查、同步审验、即靠即卸”的查验措施。
据了解,3艘远洋渔船“中洋13”“中洋23”“中洋29”自2022年从国内出发,远赴南太平洋公海开展渔业捕捞。此次到港的金枪鱼最大的有300多斤,上岸后金枪鱼将按照不同标准,送到周边加工厂处理。从下船到出现在市场上,不超过48小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口感和营养。
对此,大铲湾边检站主动对接企业,量身定制通关保障方案,开辟金枪鱼装卸专门作业区和运输专用通道,实现了船舶到港即可作业,确保渔获顺畅通关。针对船员受伤、证件过期等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启动预案、主动协调、特事特办,确保船员顺利入境。
当前,深圳正加速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建设,着力在大铲湾港区打造全球中高端水产品交易体验区,逐步构建一个以金枪鱼为代表的高端水产质量体系,建设多方共享共赢的第三方“跨境供应链生态圈”。大铲湾边检站方面表示,将不断创新边检服务举措,优化检查管理流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高质量管理服务能力为地方新质生产力赋能,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我们整条贸易链路如丝般顺滑”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的怀德翠岗工业园五区,这里货车进出一片繁忙,成堆的包裹正从这里发往全球。
开年来,福永街道物流业取得开门红,外贸货运订单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0%-30%。坐拥宝安国际机场、福永港口,福永街道物流产业集聚特征凸显,是深圳最大的物流集散地,截至目前,该街道已经集聚了3850多家物流企业。
当天,记者走访了深圳市一代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简称“一代国际”),看到一个个快递包裹正在通过安检机器进行检测,随后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检测、票据制作、贴标等操作。
一代国际成立于2015年,专注经营国际物流业务,发展至今已形成国际快递、国际空运、国际海运、美国专线、中东专线、国际小包、港澳台专线等为核心业务的物流企业,现有员工130人左右。国际快递方面,公司与国际三大快递UPS、Fedex、DHL进行合作。公司总经理沈大发介绍,公司主营出口业务,包含国际快递和国际专线。仓库和办公总面积共5000多平方米。今年1-2月,公司业绩同比去年增长30%。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电商平台订单大幅增长。”沈大发表示,公司与TEMU、TikTok shop、eBay、AliExpress等多个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合作,专线超一半的订单都来自平台。其中,美国专线布局成熟,设有海外仓和清关团队。今年公司把美国专线做精做专,在业务成熟和稳定货源的基础上,增设了两个目的地,节约末端的派送时效、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当前,火爆的跨境电商进一步刺激了对跨境物流的需求。以TEMU为首的跨境电商平台,陆续推出了全托管模式,这是一种卖家供货、平台卖货的运营方式。平台全托管模式之下,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沈大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倒逼企业不断优化流程和细节,提升服务质量。核心依旧是打磨好自己的产品,从货物打包配载、航班定制、末端清关等多个环节中,我们将整条链路打磨成熟,让其如丝般顺滑,形成差异化优势。”
同时,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物流链”的通畅为外贸持续助力,愈发成熟的物流解决方案不断涌现,为中国制造打通出海路径。近日,深圳海关透露,2024年前2个月,深圳进出口6751.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5%,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4414.4亿元,增长53.1%;进口2337.4亿元,增长31.9%,进出口增速居全国前十大外贸城市首位。前两个月,深圳机场货运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其中,空运跨境电商业务量前两个月实现倍增。
在怀德翠岗工业园区内,多家物流企业都开设了跨境物流专线。沈大发告诉记者,福永街道地理优势显著,拥有“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货物在此集散中转,世界各地的专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集群效应不断释放。有过20余年的从业经验,他认为福永是最靠近市场的地方,保持高灵敏度可随时了解行业动向,企业会跟着市场进行调整。
今年,福永街道党工委工作会议进一步谋划布局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并出台街道一号文,提出将实施现代物流振兴领跑计划等六大计划,力争规上物流业营收突破550亿元,再培育1家百亿“小龙”企业。宝安出台《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其中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未来物流业将在宝安爆发出更大能量。
2023年,一代国际营业收入达8.2亿元,同比增长63.96%。前不久,一代国际还获评第21届深圳知名品牌,是其中唯一一家物流企业。“新的一年,我们的目标是全年业绩增长30%。”沈大发说。
小漠港汽车滚装出口额已达去年全年的72%
3月26日上午,装载3258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唐鸿轮”大型滚装船缓缓驶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以下简称“小漠港”),启程前往巴西维多利亚港。今年一季度,小漠港汽车滚装出口业绩斐然,共计出口新能源汽车14415辆,已达2023年全年汽车出口总额的72%,取得良好开局。
深圳是全国最早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城市之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已经形成产业闭环。作为深圳的产业新城,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也动作频频: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16栋厂房已全面投产,167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正在紧张而有序地生产新能源车零部件。二期规划建设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已实现整车下线、完成厂房搬迁。截至目前,深汕已引进落地汽车制造龙头企业比亚迪和超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包括京西重工、力劲科技、东风李尔、悠跑科技等重点头部企业。
小漠港是国际性深水良港、深圳港未来“一体三翼”中的“东翼”核心增长极,建有粤东地区泊位等级最高的多用途公共码头。小漠港一期包括2个10万吨级泊位和1个5万吨级泊位,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今年年初,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积极推动下,小漠港防波堤一期工程和汽车滚装码头项目先行段顺利开工。作为港口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交通运输大动脉,通港大道在去年已提前7个月实现左幅通车的基础上,预计于今年4月底具备双向通车条件。
开年以来,小漠港“深耕”市场开启加速跑模式。1月16日,比亚迪首条滚装运输船“EXPLORER NO.1”轮从小漠港首航,“小漠港-欧洲”外贸滚装航线开通,小漠港与比亚迪共同开启了“国车自运”时代。2月7日,“小漠港-南美”滚装新航线正式启航,这是小漠港第6条外贸滚装航线。逐渐丰富完善的航线布局,正不断提升小漠港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为华南地区企业汽车出口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据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小漠港计划出口汽车7万辆至10万辆。预计到2025年,小漠港将实现汽车外贸年运输量超10万辆,到2030年,汽车运输能力达100万辆。
比亚迪去年营收超6000亿元
3月26日晚,比亚迪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04%;实现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1697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从年报看,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4834.53亿元,同比增长48.90%;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1185.77亿元,同比增长20%;两项业务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27%和19.68%。
比亚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1697.25亿元,同比增长20.51%;货币资金已从2023年年初的514.71亿元增至年末的1090.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05%。
从汽车业务方面看,2023年比亚迪创下多个世界纪录,全年累计销量为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3%,再次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3年8月,比亚迪拿下“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企”的名头,2023年11月,比亚迪在郑州工厂举办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同样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出海是比亚迪另一大业绩亮点。年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境外收入达1602.22亿元,同比提升75.2%,境外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到26.6%,较2022年同期增加5.03个百分点。
比亚迪积极布局全球市场,走进全球用户视野。去年比亚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24万辆,同比增长337%,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多的中国品牌。截至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巴西、匈牙利、泰国等海外地区投资建厂,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方面,比亚迪看好AI服务器的市场前景,将持续积极投入研发资源,加大布局AI服务器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比亚迪将持续深化与各细分领域顶尖客户的合作,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等板块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带动新型智能产品业务规模长期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船舶“绿巨人”首航盐田港
随着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提升,新能源船舶成为全球造船行业的主攻方向,海上“钢铁巨人”正逐步转型为“绿色巨人”。3月25日,总长272米、型宽42.8米的绿色巨无霸“ZIM EMERALD”轮,首航盐田港,并在盐田国际码头加注天然气。
记者了解到,该船是由扬子江船业集团新扬子造船建造的首制LNG双燃料7000TEU集装箱船,其主机、发电机、锅炉都采用燃油和LNG的双燃料,大大减少碳化物的排放,环保性更佳。
针对新造船舶首行流程多、靠泊时间长、作业要求高,期间伴有公司仪式活动等实际情况,盐田边检站采取“一船一策”,选派业务骨干提前对接联检单位和船舶公司,精准掌握第一手信息,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为船舶办理预检手续。
据介绍,该站通过“网上预约、即时办理、船边直验”等服务,为登轮开展首航养护、LNG加注的工作人员签发行政许可,确保船舶即靠即检,搭靠作业零等待,燃料加注更安全,最大限度缩短通关时间。
盐田港区东作业区一期工程获评省级“平安工地”
近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2023年度公路水运工程省级“平安工地”典型项目名单,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一期工程码头及护岸工程位列其中,是深圳唯一获评典型项目。
据介绍,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将“平安工地”创建作为安全管理目标,以“智慧化管理”与“安全风险管控”为特色,成立专班小组、制定工作方案,通过月度检查、季度自评、科技创新、精细管理等方法,确保各项安全举措落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据了解,盐田港区东作业区将建设3个20万吨级自动化专业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1470米。未来盐田国际将继续推动中、西作业区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东、中、西作业区一体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