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首届环卫机器人大赛举行 “选手们”纷纷登场秀绝技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3-26 11:4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环卫机器人自动识别并清扫垃圾。

  人工智能热潮涌动,若与环卫工作相结合,能给城市带来什么?昨日,首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在深圳开幕,智能环卫机器人纷纷登场亮相拼创意,秀绝技。据悉,在大赛开幕式上,一批外地环卫机器人企业落户深圳,将助力深圳谋划部署产业集聚格局,引领行业现代化、智能化变革。

  国内80%相关产品成熟应用企业均参赛

  昨日上午,大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1号馆外的空地上搭建了竞技赛场。记者看到,赛场充分还原公园广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辅道的真实形态建设,设置了低矮障碍物识别、边沿清扫、识别共享单车等多个“考点”。

  一台台智能环卫机器人缓缓驶入,它们设计精巧,造型各异,有的身形矫健,有的则圆润可爱。现场共集结了几十台智能环卫机器人设备并进行激烈角逐,涉水通行、爬过斜坡、自动识别垃圾、自主避开障碍物……直观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据统计,国内从事人工环卫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已超30家,其中拥有成熟应用产品的企业达到20家,在本届大赛中,共有16家企业参与角逐,这意味着80%的产品成熟应用的企业均积极投身此次大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每家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研发清扫机器人,以适应不同的城市场景。

  “我们投入了5台环卫清扫无人机器人参赛,这是公司研发的全新的第二代机型,增加了之前机型没有的垃圾自动打包和自动喷水功能。”本土企业深圳市云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功告诉记者,大赛的“考点”是实际清扫中会遇到的痛点、难点,公司也是针对这些要点来研发设计产品。

  深圳打造人工智能清扫应用场景50多个

  已有不少市民在深圳市民中心、中心书城周边广场上偶遇环卫机器人,这里正是深圳去年下半年打造的首个人工智能集群环卫作业示范场景。

  据悉,深圳城市管理部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城市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发布了12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打造了人工智能清扫应用场景50多个,投入环卫机器人150余台,分布在全市各区。

  今年以来,深圳持续发力人工智能赛道。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首届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是站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起点,推动深圳环卫行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探索。

  “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是一个新兴领域,还没有完全成熟,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王郸维看来,深圳看到了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希望未来有一套标准来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4家外地环卫科技企业签约落户深圳

  目前全国共有人工智能环卫设备生产研发企业30余家,深圳集聚了14家,约占全国的1/3。

  在战略合作签约启动仪式上,4家外地环卫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落户深圳。其中,广州赛特公司落户福田区,上海仙途公司落户南山区,安徽酷哇公司、苏州云创智行公司落户宝安区。

  “我们就是想抓住深圳培育环卫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机遇,这是跟其他城市比,深圳极具优势的地方。”赛特公司副总经理杨帆介绍,该公司去年受邀到深圳市民中心参加应用测试,此次大赛出动新品智赛洁无人驾驶清扫车参赛,其能实现自主避障、自动倾倒垃圾、自动充电加水,整个作业流程无需人工干预。他相信,企业落户深圳后,公司环卫机器人业务的营收、技术的迭代都会比预期有更快速的发展。

  大赛期间,深圳将发布支持环卫人工智能应用政策,举办产业对接会,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参与,共同促进城市管理行业升级和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转存图片

我市无人清扫车首上商业保险

  科技赋能下,环卫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已实现广泛应用的无人驾驶清扫车,成为智慧环卫新时代的“清道夫”。在深圳,由鼎和保险联合优艾智合、中再产险创新开发出机器人产品质量责任保险,为包括无人驾驶清扫车在内的移动机器人构筑起全方位的风险屏障,这一举措属于全国首创。

  据悉,作为国内首款移动机器人保险,该产品涵盖了无人驾驶清扫车等无人驾驶移动机器人在热失控、机械、电气、网络风险等方面的运行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各类第三者风险,为其自身安全、应用场景安全、第三者人身财产安全打造全方位、多角度、全周期的保障方案,开创了无人驾驶移动机器人商业化风险转移的先河。

  在保险覆盖下,无人驾驶清扫车生产测试企业可以因为拥有风险保障而安心研发生产,终端用户可以因为拥有风险保障而安心使用,提升产品附加值,保险公司则能够通过为无人驾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积累风险管理经验,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无人驾驶清扫车等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安全,我国多个省市都明确要求了无人驾驶清扫车等低速无人车进行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必须投保保险,部分城市还对保额有明确要求。

  例如在深圳,坪山、宝安、南山等区确定全域开放自动驾驶后,申请开展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必须提交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凭证以及每车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凭证或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而对于开展载人示范应用的,还应提供每车每座位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座位险保险凭证或每人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必要商业保险赔偿保函。

  “保险凭借强大的风险评估、识别和管理功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风险解决方案和强有力的风险保障支持,形成多方共赢的风险保障模式。”鼎和保险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旦车辆遭遇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操控失灵、硬软件故障、程序紊乱、运行中致人身及财产损失等风险时,在保险保障覆盖下,无论是哪一方当事人都能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和保险服务。

2024深圳(国际)市容环境产业博览会开幕

  昨日,为期三天的2024深圳(国际)市容环境产业博览会在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开幕。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家跨国公司、龙头企业、中外机构等展示市容环境产业链上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设备。开幕首日人流量突破3万人次。众多采购商、行业协会等到场开展贸易交流,国内外300多个城市城管、住建等行业及业务主管部门代表组团前来交流学习。

  本次博览会涵盖六大展区,国际及港澳台展区、环境卫生与垃圾分类展区、园林绿化展区、市容景观与城市照明展区、智慧城市展区、城市户外运动展区,吸引了来自德国、荷兰等国内外的300家左右的企业参展,数十家头部企业包括深能环保、盈峰环境、特区建工等。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水上清扫船舶机器人、环卫设备、固废处理、城市智慧照明、户外标识、新能源园林工具、城市户外无动力游乐设备、环保技术及新材料等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纷纷亮相,市容环境产业焕发新活力。

  博览会集展览展示、新品发布、商贸对接、峰会论坛、政策发布、活动赛事于一体。博览会策划组织了4场主题论坛,一批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代表、政府部门等,将围绕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环卫现代化、智慧城管、公园绿地共享等城市管理领域话题进行对话交流,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先进案例、先进模式、先进理念,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今年是第二届展会,主办方加大贸易对接活动组织力度,提前与贸易双方沟通采购和推介需求,现场将举办十余场专场对接活动。并联合多家业界机构、行业协会、商协会,招募专业投资、采购群体前来参观,300多个城市住建、城管、水务、商务政府部门现场与展商面对面交流,为供需双方搭建精准贸易对接平台。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