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第十三届“喀交会”和文博会首届新疆展开幕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3-06-25 12:2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1日,第十三届“喀交会”和文博会首届新疆展开幕。

  6月21日,第十三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喀交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首届新疆展(以下简称文博会首届新疆展)在喀什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自治区党委常委、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陈伟俊,自治区副主席孙红梅,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公厅主任周旭勇出席开幕式。喀什地委书记聂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尼瓦尔·吐尔逊主持开幕式。

  聂壮代表喀什地委、行署和喀什各族人民向出席开幕式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喀什将把自身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建设,同海内外各界朋友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与周边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谱写丝绸之路繁荣发展新篇章。

  国家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张冠彬,尼泊尔工业商业与供应部部长拉梅什·里贾尔,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首席部长哈立德·库尔希德,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与商业部副部长沙特马诺夫·萨玛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喀交会”以“相聚喀什,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篇章”为主题,分为线下展会和线上展会。室内外展览面积均为2万平方米,室内搭建展位575个、室外展位142个,1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疆内外企业共计577家参展。展会期间,将举办包括展览展示、主论坛、分论坛、招商引资大会暨经贸洽谈项目集中签约、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美食展等。

  文博会首届新疆展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创新美好未来”,以新疆14个地州市政府组团特装展位为主,展示各地文化体制改革最新进展、对口援疆文化和旅游建设成果以及数字文旅新产品、新应用,为喀什各族人民带来一场文化成果盛宴。

转存图片

第十三届“喀交会”举行招商引资大会

  6月23日,第十三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举行招商引资大会,围绕喀什地区重点发展“十大产业”进行专题推介,同时举行了“共享喀什机遇·携手共创未来”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会上,喀什安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喀什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喀什如新纺织有限公司和喀什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代表先后发言,介绍锂电、农业、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发展趋势、经验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情况。深圳新疆商会代表发言表示,努力当好招商引资排头兵和先行者,为喀什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喀什地区行政公署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交流中心、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现场签订框架协议。塔什库尔干县的抽水蓄能项目、叶城县的工业硅全产业链项目等14个项目现场签约。活动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个、招商引资项目61个,签约总额达524.83亿元。

  其中,作为深圳对口支援的塔什库尔干县抽水蓄能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初估工程静态总投资约86.1亿元。

“喀交会”数字喀什建设发展论坛举行


与会嘉宾互动,探讨喀什数字化建设。

  6月23日,第十三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分论坛之“丝绸之路经济带——数字喀什建设发展论坛”在喀什深业丽笙酒店举行,由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和喀什地区大数据局联合主办。论坛聚焦信息社会发展生态、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助推数字喀什建设。

  论坛分为主题演讲和互动论坛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数字经济研究院教授陈兵,华为智慧城市总架构师谭睿捷等5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郭仁忠教授的《构建信息社会发展生态》主题演讲,从第三次浪潮带来的信息革命,谈到现今信息空间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信息技术正推动着社会快速转型,探讨如何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构建信息社会发展生态;陈兵教授题为《向西开放背景下,新疆数字经济的机遇与前景》的演讲,介绍了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展望了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景。

  在互动论坛上,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连樟文,喀什地区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振慧等6位嘉宾,结合深喀两地产业实际,围绕喀什数字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开展对话,探讨了数字政府、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问题,为喀什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喀什正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建设,与会学者、专家和嘉宾期待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和分享,对促进喀什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区域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也希望深圳和喀什携手互促、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喀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响套曲《我的祖国》首次来到创作源头新疆演出  

  深喀文化共建,音乐润疆共融。6月22日晚,《我的祖国》——深圳交响乐团“文化润疆”专场音乐会在喀什大学恢弘奏响。当晚,来自喀什大学的师生、当地群众,以及来自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干部、喀什深圳商会的代表共同观看了这场演出。从沿海到内陆,从岭南到边疆,一次以交响乐为丰富优质文化载体的“牵手”,在深圳交响乐团与新疆喀什之间展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当天天气燥热,喀什大学新泉校区新时代会堂内约1200个座位仍座无虚席,甚至在下午乐团彩排时分,就有不少群众前来观看彩排。当晚,演出在由深交驻团作曲家朱彬改编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小提琴二重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拉开序幕。耳熟能详的民族曲调经由交响乐团的演绎,激发出别样的艺术魅力,立刻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此后,便是本场的重头曲目——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据了解,《我的祖国》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深圳交响乐团委约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当晚,在约70分钟的演奏时长中,一幅串联祖国山河风光、历史底蕴、家国情怀和民族大团结蓬勃景象的画卷徐徐展开。

  当天,张千一也来到了现场。他告诉记者:“这是《我的祖国》第一次来到它的创作源头新疆演出,意义重大,我特意从北京赶来欣赏今晚的演出。可以说,这一次我们把来自于生活的元素,还给生活本身。”张千一说,当晚的观众中有不少年轻的学生,他希望这一满含家国情怀的交响乐作品能够走进当地年轻观众的内心。

  “从《我的祖国》首演至今,深交的演奏已经与这部作品融为一体。无论是每一个短小的动机节奏,还是大舒展的旋律,乐团的呈现如同一个人的呼吸一般,表现出完美的和谐,体现了深交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对这部作品的情感投入。”

  作品的第五乐章《丝路音画》,是张千一数次来到新疆采风写就,将民族风貌化于音符之间。随着青年手风琴演奏家毛俊澔演奏的巴扬迷人的歌唱性旋律婉转前行,听者仿佛“一秒入疆”。

  毛俊澔是该曲巴扬部分的首奏者。几年间,他随着深交《我的祖国》的巡演走过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走出了国门交流演出,毛俊澔透露,自《我的祖国》首演以来,仅仅与乐团合作演奏作品全本已有约45场,在各种舞台演奏乐章节选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这部作品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里面,也融入到我的一些技术层面的习惯,能够在演奏中达到技术与理性与感性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状态。”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电影《上甘岭》的经典插曲融入第七乐章的主题音乐响起,这一刻,交响化的呈现把对新中国的挚爱推向高潮。曲毕,现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久久不散。为感谢喀什群众的热情,深交的演奏家们还带来新疆民歌《牡丹汗》《掀起你的盖头来》的返场曲目。最后,在《歌唱祖国》的昂扬旋律中,现场观众纷纷大声合唱起来,在兴奋的欢呼声、掌声中,舞台上下完成了一场动人的共鸣,深喀两地也再一次以艺通心,加深了情感的连接。

  据悉,接下来深交还将走进麦盖提县和泽普县,为当地群众带去多场精彩演出。

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论坛举行

  6月22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主办的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论坛在喀什举行。来自国内知名文旅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和新疆14个地州市相关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之路,为新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聚智汇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新时代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时代主题。论坛基于对乡村振兴的系统认识及新疆各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特色的深刻理解,分设主旨演讲、专题演讲、现场签约、圆桌论坛。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文旅产业中心主任董珂,宿集营造社召集人、黄河宿集发起人夏雨清等9位国内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分别针对农旅经济、民宿实践、文化创意、数字运营等各领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全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路径,为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许多极具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论坛现场成功签订了打造新疆婚礼目的地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喀什大学和上海合作组织艺术家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的达成,将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实现精准对接和深度融合,为新疆推动文旅产业融合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全表示,通过此次论坛,建设学术领域新高地,共商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索适合在新疆乡村发展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对持续深入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品牌发挥积极作用,为新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擘画新蓝图。

文博会首届新疆展为“喀交会”带来新亮色


6月22日,随着端午假期的到来,许多观众来到第十三届喀交会和文博会首届新疆展展馆参观。展馆中人气最旺的当属喀什展区前的小舞台,新疆歌舞、器乐演奏轮番上场,精彩纷呈。

  第十三届“喀交会”和文博会首届新疆展开展两天来,记者走访了喀什国际会展中心的主展馆和分展馆,印象最深的是6月21日下午在分展馆内的一段即兴歌舞表演。刚经过时,只有一人弹琴一人跳,不一会儿,四周围满了观众,或拍照或跟随着音乐一起起舞。

  如果说在新疆你常常会看到这样即兴的歌舞,那么走进此次双展你也会不经意就看到出色的文创产品和经过数字化赋能的新疆农特产品。除主展馆各参展商展台呈现“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的数字化特点外,分展馆的深圳及其他援疆省市的参展商和新疆14个地州市参展团的展品呈现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

  数字化、创意感让人感觉“很厉害”

  从喀什国际会展中心的主入口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文化援疆专题展和“喀交会”主题形象馆两个并排的展台。跟随观展人群走近文化援疆专题展展台,一抬眼就看见数字大屏上播放着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深AI你》和电视剧《青春之城》,让四方宾客在展会上就能感受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最新的文艺风潮。

  在展台前迎宾的,是前不久在文博会上走红的龟兹宝宝。“这次我们把龟兹宝宝带到喀什,是想进一步传递通过文化赋能新疆农特产品的理念,将龟兹宝宝和农特产品结合,通过数字文创,打造新的农文创品牌,让国内外更多的人在品尝新疆农特产品的同时,了解并爱上新疆的文化。”新疆丝绸路粤贸行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广东华昊文化科技集团董事长卢晓鸿说。

  据介绍,他们不仅带来龟兹宝宝和由其包装赋能的“粤贸行一县一品”系列产品,还希望通过他们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应用搭建的粤贸行产业数字化商贸平台,接洽、推荐更多的企业来新疆。

  同样,深圳小海洋文创的VR作品《红楼梦·心境》、班度科技的沉浸式3D体验,都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同在主展馆的“喀交会”主题形象馆一样引人注目,其中“设计喀什”展以“新疆优秀设计师作品展+GDCshow大咖秀”的全新组合,带来中国当下最前沿设计思潮,集中展出了2023新疆之星设计大奖作品及近百件新疆设计师优秀作品。

  “这个根据新疆土话制作的扑克,是通过拆分、重组汉字来表达方言,每张牌上都有拼音和解释,比如新疆土话laodao,就是很厉害的意思。”展台现场的一位设计师推介,目前新疆土话扑克已面市销售。

  设计展既有文创产品设计,也有商品实物设计,比如将喀什古城建筑几何化设计成坚果礼盒,用艾德莱斯的色彩纹样装饰端午礼盒。除此之外,还有纯平面设计,比如楼兰字体设计,将汉字的横竖撇捺和维文的笔触相结合,极具新疆地域特色。

  传统手工艺+现代元素 打造特色文创

  “这是用机器做出来的吗?”“手工做的”“那很厉害啊!”在“天火熊猫”展位,6月21日开展后的短短一个上午,就吸引了众多观众。记者走访时,刚好遇到两位参展商来洽谈和预订金属雕刻工艺画。深圳天火数字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治国介绍,在文博会上,该公司原创设计的天火熊猫就很火,而且他们正在申请非遗的金属雕刻画也接到了不少景区、企业的订单。

  “天火熊猫和其衍生的天火熊猫12星座是我们倾力打造的国潮IP,目前已完成制作的有6幅作品,接下来会把12星座出全,并开发一系列手办、动漫产品。”樊治国说,来到喀什后跟当地朋友交流发现这里的年轻人也很喜欢金属雕刻画,就设想把金属雕刻工艺和喀什文化元素结合,比如设计制作金属雕刻的挂毯装饰画。

  在哈密文旅展台,记者看到一款用当地刺绣工艺包装的精美硬面抄。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是一种美化服饰的传统手工艺,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这款用刺绣装饰的硬面抄,不仅色彩绚丽,而且还融合了年轻人喜欢的明星、艺术家等潮流元素,目前已上线淘宝平台销售。

  上海参展商“在文旅”将有趣的设计和实用功能相结合,重点展出了以敦煌音乐为特色的“空灵鼓”、以敦煌壁画为灵感的“慢时光流沙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也带来了以新疆喀拉峻地区的北山羊为原型设计的山羊壶和以南山荔枝为灵感的便携式茶杯,这些原创的文创产品在展出现场均广受观众青睐。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