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变电站综合改造后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5月27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盐田变电站综合改造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座曾服役20多年的老旧变电站,通过空间复合利用,将变身拥有750套保租房的安居家园。该项目由深圳市安居集团与深圳供电局合作开发、盐田安居公司具体实施,是深圳市成功实施国企自有用地“合作开发+回购”建设的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
该项目北邻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西接地铁8号线望基湖车辆段,总建筑面积约7.43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包含两栋住宅塔楼,精心设计的单房、两房户型,精准匹配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需求,并配置3班制幼儿园和3000平方米商业及公共配套,预计2026年竣工,建成后将提供75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这片土地,曾是承担片区供电重任的老变电站,随着用电需求激增,设施亟待升级。如何在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同时,对老旧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为安居保障开辟新空间?深圳市安居集团创新保障性住房筹集方式,为超大城市土地集约开发、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提供新路径。
2022年10月27日,深圳市2022年首批利用国有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签订合作协议暨集中开工仪式在盐田变电站项目现场举行。深圳市安居集团与深圳供电局拟采用“保障性住房+变电站”空间复合利用模式对原有变电站拆除重建,建成后住宅部分由安居集团回购。在1.23万平方米国有存量用地上,该项目通过空间复合利用,既实现变电站供电规模扩容与供电保障升级,又为片区提供了750套保障性住房,实现土地功能叠加与价值提升,为超大城市土地集约开发提供可复制经验。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为避免因变电站改造影响片区市民用电,2023年8月,该项目创新引入深圳首个110千伏移动变电站,相当于“克隆”了一个变电站,业内形象称为“镜像供配电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机动性强、智能化、无人值守、建成投运时间短,转供负荷应用简便等特点。投运的临时站占地945平方米,比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减少68%,变电容量为80兆伏安,从建设到具备送电条件仅用时80天,进一步提高了片区供电可靠性,确保对外“0”停电、对周边用户“0影响”,极大缩短了项目开发周期。
盐田区屏山傍海,海岸线长19.5公里,针对深圳市滨海地下工程腐蚀环境特征,该项目依托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地下工程结构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制及应用技术,实施抗浮锚杆专项新技术应用,有效提升项目建设品质,保障住房地下工程长期安全可靠。
深圳市安居集团负责人介绍,深圳土地资源紧缺,新增供应有限,深圳市安居集团遵循“四个跟着走”策略,“宝地宝用”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新建+改建”方式,多渠道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在新建方面,深挖低效存量用地资源,将国有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作为项目拓展的主渠道,创新探索出“双主体开发”“合作开发+回购”“合作建设+运营”等5种成熟的合作建设模式,有效盘活了学校、交通、公安等7类存量资源,推进35个项目、3.4万套房源建设,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