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爱好者三五结伴,在深圳湾畔乐享美好风光。
骑行爱好者沐光追风。
深圳骑行火了!近日,深圳骑行道登上央视新闻推出的《大市场 大活力》系列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多地的骑行爱好者组团来深圳骑行游玩。
大湾区何以掀起骑行“热”?深圳骑行道缘何火到全国?在深圳“追风”是什么体验?
答案藏在深圳正在构筑的山海连城美丽画卷里。今年,深圳加快推进休闲骑行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贯通休闲骑行道100余公里。连日来,记者走进多条骑行道实地探访看到,跨上单车,漫游城区,穿越山海成为深圳人的新爱好。当越来越多的人对骑行跃跃欲试、热情高涨,也带动自行车相关消费的增长。
西部滨海骑行道: 湾区骑行者聚集,自行车品牌开新店
日前,记者来到西部滨海骑行道西湾红树林至欢乐港湾段,这一段特别之处是位于沿江高速桥下,利用桥底空间,打造了一条自带“屋顶”、不怕日晒雨淋的骑行道。桥墩延伸数公里,骑行其中,体会到网友所说的“深圳最具电影感的绿道”。
“我们从西湾红树林出发,经过沿江高速桥下,骑到欢乐港湾,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家住宝安区的简女士一家常来骑车。她说,儿子6岁多,很喜欢骑车。“桥底不热,还有儿童游乐设施,到前海好几个公园连在一起,风景绝美。”简女士表示,一家子骑到公园,在海边找找螃蟹,吹吹海风。一到周末,她家附近小区的人基本都会来这一带遛娃。
西部滨海骑行道从宝安固戍码头到福田红树林,通过建设位于沿江高速桥下的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开通前海湾三桥等举措打通断点,实现了50公里的滨海畅行。贯通不过4个月,已成骑行爱好者的热门聚集地。
不少香港市民组队来深圳骑行。福田口岸边检工作人员介绍,不止假期,几乎每天都有香港市民一身骑行装备,推着自行车过关到深圳。“五一”假期,香港市民李先生来到西部滨海骑行道骑行,遇到了一群“老乡”骑行爱好者。他们感叹,深圳的骑行道路面平坦宽阔,还串联起山海风光和城市特色,路好骑,景还美。
越来越好的骑行环境吸引了自行车品牌开新店。近期,深圳商业新地标K11 ECOAST开业,智能自行车品牌酷骑在此开设了全国首家线下旗舰店,“五一”假期门店人流如潮。门店出门就是滨海骑行道,开业时,该店还举办了海岸线骑行活动。“深圳的骑行氛围越来越好了。”工作人员郑女士感叹道。
环西丽湖骑行道:骑行团建盛行,车店、社团纷纷组织活动
环西丽湖骑行道是今年开放的新晋网红。记者走进喜德盛西丽湖骑行驿站看到,店门口摆满了租用的自行车。“目前投放了300多台车,比刚开业时追加了100多台。”骑行驿站负责人赖先生介绍,天气好时,有公司专门来租车团建骑行。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自行车售卖店家、骑行活动社团、户外品牌也关注到深圳骑行道的贯通,纷纷开始在骑行道组织各类骑行活动。
与奔向大海,连通公园、商圈等城市地标的西部滨海骑行道不同,环西丽湖骑行道深入山湖秘境,充满野趣。长15公里的休闲骑行道串起9个景点,环绕西丽水库周边的城市、村落、山林、水系,既有穿行林荫、毗邻水系的平缓步道,也有依地势蜿蜒、有一定坡度的栈道,休闲与挑战并行。
近日,家住福田区的张女士和朋友一起来环西丽湖骑行道骑行。她们从西丽湖白芒驿出发,骑到横塘驿站的咖啡书屋,喝上一杯果汁,吃点甜品,休息完再接着骑行。
“最大的感受就是沿途的绿化很好,荔枝林、紫色小花都很美。”张小姐兴奋地说,整个骑行道对骑行“小白”来说有点吃力,有一些上坡,要花力气踩上去,但是她还会带朋友再来西丽湖骑行。张小姐从事金融行业,“户外活动会让自己感觉非常解压,特别是深圳越来越漂亮,就更想去户外了。”她表示,听说接下来几年,深圳的骑行道建设会越来越好,非常期待。
征集金点子助力建好骑行道
据深圳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统计,目前,深圳骑行爱好者约50万人,还在不断增加。有市民、骑行爱好者表示,有人骑行速度过快,存在安全隐患。在深圳湾、西丽湖、石岩湖等处,人行道和骑行道没有完全隔离开。还有市民苦恼,有的地方周末不能骑共享单车,怎么把自行车运到骑行目的地呢?
对此,有市民建议,希望探索推动骑行+公交、单车上地铁等方式,方便带自己的自行车出行。设置更多的自行车租赁点,方便跨点借车、还车等。
深圳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潘勇认为,骑行道的完善能惠及更多市民,更好地展现深圳的山海资源,同时应该对骑行文化做出指引,建立更好的骑行公约。怎么样能减少对其他群体的干扰,又能被市民接受,应是未来管理者考虑的重点。
目前,深圳城管部门正面向公众征集骑行道建设“金点子”,将精准对接市民需求,积极落实收集到的有关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安全保障等意见和建议,让深圳休闲骑行道成为“民生幸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