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在隧道内开展可见光、红外及气体含量巡检。
“咔,咔……”前海电缆隧道内,一只银白色的“机器狗”正和运维人员开展巡检工作。近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在前海电缆隧道完成四足智能巡检机器人试点应用,深圳地下电缆隧道运维进入“人工智能+立体巡检”新模式。
作为城市电力输送“主动脉”,输电电缆隧道的巡检工作至关重要。“隧道内部设备密集、空间受限,环境复杂,过去人工巡检存在作业风险高、耗时长、有检测盲区等问题。”该局输电管理所电缆三班副班长雷达介绍说,“隧道四足巡检机器人应用后,将有效提升巡检效能,实现隧道巡检无人化、智能化。”
基于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SLAM导航系统,这只“机器狗”可实现电缆隧道内环境厘米级建模与自主导航、避障。拥有仿生步态和灵活的移动能力使其可跨越斜坡、楼梯和障碍,地形适应性强。不仅身手敏捷,“机器狗”还具有智能检测技术。四足智能巡检机器人身上安装了可自由伸缩的机械臂,只需将机械臂贴至电缆表面,臂内配置的红外热成像、气体监测、局放检测等传感器便能自主完成多种类、高精度的电缆设备精准监测和状态识别,并依托边缘计算终端,实现巡检数据实时回传与AI智能诊断。
该四足智能巡检机器人还可多站点高效充电。电缆隧道内平均500米配备1个充电桩,90分钟就能通过无线充电设施完成快速充电,当机器人电量不足30%时能够自动返航充电,保障不间断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