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图片新闻

法国设计师向中法元首介绍深圳歌剧院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4-05-11 11:4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歌剧院“海之光”效果图。

  “我们在中国有事务所,参与设计深圳歌剧院。我们两位都是建筑师,(我太太)她是中国人,我是法国人,我们都很高兴能为中国设计。”在巴黎爱丽舍宫,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让·努维尔与夫人官丽达这样向中法元首介绍他们与中国、与深圳的不解之缘。

  这一幕发生在当地时间5月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巴黎爱丽舍宫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举行的欢迎宴会,同应邀参加宴会的法国各界名流代表互致问候,亲切交流。

  记者了解到,深圳歌剧院这座中法文化合作的“结晶”,是位列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首的项目,承载着塑造城市文化新名片的期望,也寄托着市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

  近年来,深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勇当新时代新文化先锋,正加快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大力推进以深圳歌剧院为代表的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

  深圳歌剧院的“中西范”

  “深圳与南海相伴,这里的海岸线一直是一条受欢迎的诗意长廊。歌剧院的建成,将使这条海岸线变得更加绵长、有魅力。”在让·努维尔事务所的官网上,如此介绍深圳歌剧院。

  深圳歌剧院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8年底竣工,届时将成为深圳艺术文化新地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世界级高标准艺术殿堂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规划建设深圳歌剧院之初,深圳就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深圳特色、高点定位”,向全世界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发布召集令,展开深圳歌剧院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最终,让·努维尔团队设计的“海之光”方案从中脱颖而出。

  让·努维尔领衔的设计团队用一个巨大的玻璃体包围了整个场地,通过波纹玻璃折叠板的光线暗示着深圳歌剧院诞生于大海。在深圳的海滨,歌剧院从大海中缓缓升起,像一个巨大的贝壳或波浪,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海之光”。

  可以说,这座出自中外设计师之手,融入深圳城市元素的歌剧院是一次全球视野、国际惯例、国外经验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结合。

  歌剧院将为深圳带来什么?

  40多年来,深圳建成包括保利剧院、深圳音乐厅等多座高水平高标准剧院。在此基础上,深圳歌剧院的开工,对于这座正致力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而言,将带来什么?

  歌剧被称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如同巴黎歌剧院之于法国、悉尼歌剧院之于澳大利亚,一座成功的歌剧院不但是艺术的殿堂,也会成为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标志。在多次荣获中宣部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的词作家、诗人田地看来,歌剧院是一座具有高尚艺术品位的城市的标配,它会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对城市的软实力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值得关注的,还有歌剧院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比如,悉尼歌剧院2022-2023年为澳大利亚经济贡献了12亿澳元,并提供了8000个全职工作岗位,根据估算与歌剧院相关的旅游支出在2022-2023年达到8.72亿澳元。

  有理由相信,深圳歌剧院建成后,必将从多个维度更好赋能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交流互鉴中涵养城市精神

  不止深圳歌剧院,中外文化的交融已成为不少深圳文化地标的特色。

  去年10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访深时参观的南山文体中心是例证之一。南山文体中心的规划改建中,特别邀请了匈牙利“左博基-德莫特尔”联合设计事务所的两位创始人作为项目的总体设计师。

  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法国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驻院乐团首次访华,并于4月5日晚登台深圳音乐厅,为深圳观众带来莫里哀歌剧《贵人迷》选段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与此同时,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于10月3日至6日在法国巴黎会议宫连演5场。

  今年1月,深圳携手世界顶尖力量德国汉堡国立歌剧院焕新演绎世界经典巨作——歌剧《卡门》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了全球首演。汉堡国立歌剧院院长兼艺术总监,深圳版《卡门》艺术总监乔治·丹侬说,他们将开始在深圳本土逐步制作一系列独一无二的“深圳版本”的高品质歌剧。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深圳不断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