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6月27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不含金融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496569个,从业人员185351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7.0%和13.9%。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6.2%,零售业占43.8%。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63.6%,零售业占36.4%(详见表4-1)。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0%,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5%,外商投资企业占0.5%。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2.5%,港澳台投资企业占4.8%,外商投资企业占2.7%(详见表4-2)。
表4-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2118.7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8.8%;负债合计33878.0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7.0%。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677.47亿元,比2018年增长65.8%(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44048个,从业人员523772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4.5%和17.2%(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注:表中数据不包含铁路系统普查数据,下同。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7.4%,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1%,外商投资企业占0.5%。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0.5%,港澳台投资企业占5.6%,外商投资企业占3.9%(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107.8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7.6%;负债合计9093.9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04.5%。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69.92亿元,比2018年增长95.8%(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20815个,从业人员34316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3.1%和29.1%。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16.9%,餐饮业占83.1%。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17.9%,餐饮业占82.1%(详见表4-7)。
表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7.4%,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0%,外商投资企业占0.6%。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1.1%,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0.7%,外商投资企业占8.2%(详见表4-8)。
表4-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74.6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78.9%;负债合计1268.7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6.2%。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54.91亿元,比2018年增长52.9%(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15113个,从业人员968058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9.2%和38.3%(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6%,外商投资企业占0.8%。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5.3%,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0.7%,外商投资企业占4.0%(详见表4-11)。
表4-1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4027.5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9.7%;负债合计14718.1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6.4%。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572.64亿元,比2018年增长132.7%(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39253个,比2018年末增长60.9%。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823个,物业管理企业15551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7698个,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2.3%、69.0%和40.5%。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04649人,比2018年末增长19.9%。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42460人,比2018年末下降8.6%;物业管理企业521643人,比2018年末增长34.8%;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43259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35.8%(详见表4-13)。
表4-1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2%,外商投资企业占0.6%。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1.4%,港澳台投资企业占4.9%,外商投资企业占3.7%(详见表4-14)。
表4-14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1980.8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3.5%。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53063.07亿元,物业管理企业3898.82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3309.20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9.5%、55.0%和71.2%。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59801.3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4.6%。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35.12亿元,比2018年增长44.8%(详见表4-15)。
表4-1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11375个,从业人员128500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0.1%和30.7%。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7.1%,商务服务业占92.9%。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5.8%,商务服务业占94.2%(详见表4-16)。
表4-1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7%,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6%,外商投资企业占0.7%。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6.0%,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0%,外商投资企业占1.0%(详见表4-17)。
表4-17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0851.4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3.8%。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46.37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9705.09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5.8%和83.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55120.0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0.3%。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18.42亿元,比2018年增长64.2%(详见表4-18)。
表4-1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注: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可能保留多于2位小数。
[3]金融业由金融系统普查登记,数据无法分劈到市级。
[4]铁路运输业由铁路部门普查登记,数据无法分劈到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