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成员 > 市政府领导 > 张 华 > 近期活动

我市首用AR技术举办环境日主题活动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06-06 16:5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今年六五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昨日上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低碳生活、绿色时尚”——深圳市2022年六五环境日主题线上活动。这是深圳首次采用AR技术举办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

  副市长张华视频致辞表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深圳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筑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野生动物种数超过全省总数五成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水生介绍说,过去一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深圳生态环境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天更蓝了,PM2.5年均浓度降到了18微克/立方米,再创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新低;二是水更清了,全市超过一半的河流水体达到了优良,茅洲河、大鹏湾分别入围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案例,市民亲水乐水有了更多“打卡地”;三是地更绿了,全市公园总数增加到了1238个,绿道总长度达到了2843公里,市民能够在都市中充分享受自然之美;四是生态更好了,野生动物种数超过全省总数的五成,难觅踪迹的豹猫在全市多次频繁现身,过去曾经宣布野外灭绝的唐鱼重现自然山溪,很多曾经消失的动物朋友重新回来了。

  接下来,深圳将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市民享受更多绿色生态福利。

  “低碳星球”小程序用户数超过90万

  为了让更多的深圳人加入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行列,2021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和腾讯公司联合打造了深圳首个碳普惠运营平台“低碳星球”小程序,让每一位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减碳行动中。

  深圳市民通过“低碳星球”小程序开通个人碳账户,将腾讯乘车码参与的公共出行行为核算为二氧化碳减排量,在账户中积累碳积分,参与碳市场交易,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参与者。

  据深圳地铁2021年度运营大数据显示,深圳地铁2021年为社会提供约78.4万吨的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减排量,相当于3.92万公顷林地一年的吸收量。随着“低碳星球”小程序的不断深化,其总访问量已超过300万,用户数超过90万,累计产生碳积分130万。

  发布全国首部自然学校绿皮书

  当天活动中,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了《2022自然学校绿皮书》,这是全国首部自然学校绿皮书。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透露,2014年,深圳创建全国首家自然学校。去年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首次通过地方立法明确了“自然学校”的法定地位。2020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发起了“国家自然学校手牵手行动”,进一步将先进的自然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的自然学校,真正实现环境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明星环保达人向市民发起环保倡议

  为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今年,深圳市评选出一批各界生态环保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13个,绿色企业6个,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10名,最美生态环保组织5个,自然学校2个、环境教育基地3个。

  活动中,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为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颁奖并授牌。

  在本次六五环境日期间,明星达人南兆旭、汤慕涵、陈楚生、伍珂玥、王鑫向市民发起了环保倡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各管理局以及不少优秀的企业和组织也发起了与此相关的活动。

  当天,深圳市教育局“空中课堂”网课平台滚动式面向全市150万中小学生开放生态环境主题网课;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还举办首届生态环保故事微视频创作大赛,鼓励国内外公众用视频记录身边的生态环保故事。

转存图片

深圳“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出台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于5月27日印发《深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通过八大行动,建设24项指标,落实36项重点工程及110项任务,全力推动资源循环与减废降碳。

  据悉,2019年,深圳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探索超大型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样板为使命,提出了“起跑”“跟跑”“并跑”“领跑”四阶段目标。

  2019年至2020年,深圳顺利完成起跑阶段建设任务,搭建起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轮驱动的建设框架体系,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初步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等指标和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体系领先国内城市,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继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深圳对标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新加坡等城市和地区,力争在2025年达到跟跑阶段建设目标,并为2035年实现“并跑”目标及本世纪中叶“领跑”目标奠定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如下目标:

  到2025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趋零增长”,原生生活垃圾、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零填埋,城市源头减废成效显著。各类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变废 为材”“变废为能”等资源化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建筑废弃物外运处置比例显著下降,各类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固体废物管理的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趋于完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无废城市”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成超大城市“无废城市”典范。

  到2035年,建设成为“源头少排放、资源全利用、废物零填埋”的“无废城市”,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减污降碳成效显著。“无废城市”建设主要指标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显著下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居于国际前列,实现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大行动是《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分别是全民减废、分类收集、资源循环、安全处置、改革创新、无废文化、区域合作、减废降碳。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还明确了5个方面保障措施,配套制定了2022年的指标体系、工程项目清单和任务清单,全面推进深圳“无废城市”建设。

深圳推出“零废露营”新体验


昨日,深圳湾公园日出剧场举行“零废露营”体验日活动。

  今年以来,露营热度在深圳持续攀升。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昨日,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在深圳湾公园日出剧场举办了一场深圳公园“零废露营”体验日活动,现场发布了“深圳公园露营帐篷区点赞榜”、手绘海报、守护绿地倡议书等,引导市民使用规范尺寸帐篷、垃圾分类投放等,爱护绿地,共同守护公园环境。

  今年年初,深圳22家公园划定帐篷区向市民开放,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公园体验露营这一游玩新时尚。伴随着公园露营一族的队伍日渐壮大,户外露营装备的销售量也随之上涨。“迪卡侬露营品类产品的销量在端午期间相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十倍。”迪卡侬深圳户外运动商业总监姬玥莉告诉记者,“适合公园露营的遮阳棚、小型的带防晒功能的帐篷,还有一些桌椅、野餐垫类产品,非常受欢迎。”

  公园开放帐篷区的同时,也积极做好维护管理。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梁治宇在活动现场发出倡议,推荐使用规范尺寸的帐篷,公园或帐篷区内禁止使用任何明火煮食,不能使用吊床,禁止携带宠物,不能搭设帐篷过夜,垃圾分类投放,合理使用绿地资源,让更多市民共享自然。

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全面建成 部分配套设施将面向市民开放

  穿过垃圾焚烧设备,去烟囱上喝咖啡看海景是什么感受?到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便能体验。昨日下午,深能环保南山能源生态园举行了“守环保初心,共建清洁美丽深圳——南山能源生态园‘云’开放活动”,通过云逛展直播、媒体开放日等形式,向广大市民群众介绍垃圾焚烧处理、垃圾循环再生利用等知识,唤醒全民环保意识。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一进入厂区便被眼前海浪造型的主厂房外观吸引。只见玻璃幕墙,设计新颖,传统的烟囱不见了,而是隐身在一个马蹄莲造型的建筑中。从外观来看,看不出是一座垃圾焚烧厂。进入二楼则是贝壳造型的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暨循环再生艺术展览馆。走在参观走廊上,透过落地玻璃,可以清晰看到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处理设备。

  据介绍,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厂区没有围墙,2019年,二期主体工程完工投产,除垃圾焚烧发电“主业”外,今年,建筑外观和一些科普教育及惠民工程建成。生态园内创新打造了首个开设在能源生态园中的艺术展览馆——循环再生艺术展览馆、深圳唯一建在烟囱上的天空吧咖啡厅等配套设施。生态园内具备举办各类艺术展览、环保沙龙、行业展会、论坛等各项功能,均将面向市民公众逐步开放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咖啡吧位于烟囱顶层,可360°观景,置身其中向外望去,繁忙的妈湾港、葱郁的南山、白色的摩天轮、蔚蓝的大海,尽览无遗。

  为让市民近距离接触、体验循环经济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下一步南山能源生态园将开放预约。市民可预约到现场参观体验园内各种寓教于乐、互动体验的项目,如垃圾分类一体感互动,用体感互动的游戏方式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如下沉式讲堂,可以体验巨大的投影海底世界,仿佛置身美丽的海洋环境中,了解电厂的建设理念与高科技集控室;此外,市民还可在天空吧咖啡厅远眺大海,俯瞰南山全景,享受休闲时光。

  目前,南山能源生态园一二期日处理生活垃圾超过2300吨,除助力南山区实现生活垃圾全量“自产自销”外,同时也处理了福田区、罗湖区的部分生活垃圾,并实现了全国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深圳标准。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围城难题的同时,通过建设集“产(生产办公)、学(科普教育)、宣(环保宣传)、研(科技研究)、游(工业旅游与休闲娱乐)”五位一体的综合体,将垃圾焚烧设施从“邻避”变为“邻利”。

福田培育18个近零碳排放项目

  6月5日下午,福田区与市生态环境局在新洲小学举办了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暨“碳路先锋”党建联创活动。此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活动使用的打印纸、环保袋等物品均可再生利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水生、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出席活动。

  福田作为中心城区、首善之区,同时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首善环境”的担当,一方面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全面发力双碳工作,在推动首批试点单位近零碳建设的过程中,福田区还积极培育了一批近零碳排放试点储备项目。2022年福田区将集中力量培育18个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包括1个近零碳排放区域、1个近零碳排放社区、10个近零碳排放校园和6个近零碳排放建筑,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工作奋力前进。

  活动中,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党总支与中共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委员会签订了《共建生态堡垒 争当“碳路先锋”》党建共建协议,携手共同创建校园近零碳排放试点,争取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近零碳校园示范标准。

南山打造数字型节水建筑工地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OPPO国际总部项目建筑工地正式完成了泥水处理工艺改造升级,成为深圳首个数字型节水建筑工地。

  OPPO国际总部项目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总建筑面积约24.8万平方米,最高高度199.75米,是集办公、餐厅、商业、文化设施于一体的组合式摩天大楼,由国际知名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设计、中建二局承建,建成后将成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新地标。

  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泥水收集池里的黄泥水通过水泵流至一个衣柜大小的箱柜,打开会发现两个巨大的圆桶在自动配药,搅拌机不断将泥水和药剂搅拌在一起。混合液流经一个长水池和铁罐后,便可从龙头取出清澈的水样,外观上看跟普通的自来水区别不大。旁边还有一台类似小冰箱的柜子,上面清晰显示着各种水质指标及水量数据。

  该数字节水管理系统服务单位深圳市云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毓宜介绍,泥水处理设备可以对工地产生的黄泥水快速处理,仅需10秒即可实现泥水分离,出水达到再生水标准。“而通过大数据汇总及云计算搭建的共享管理平台,不仅帮助工地了解节水情况,还可以帮助政府管理建筑工地用水、水资源循环再用及实时监测其排放水质是否达标,实现节水管理数字化。”

龙岗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

  6月5日上午,龙岗区2022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发布的《龙岗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是全市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该方案构建了“1+8+26”的龙岗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体系。其中,“1”指“一个目标”,即加快推进龙岗区创建广东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形成龙岗特色的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向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龙岗样板”;“8”指从机制建设、减污与降碳统筹融合、关键环节路径、多维多点示范、服务监管、两山转化成效、多方合作及碳普惠体系等8大领域深化减污降碳工作;“26”指围绕重点领域部署的26项具体任务。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减污降碳线上线下闭环服务,活动现场还上线开通了“龙岗环助手”微信小程序和“清废宝”手机APP应用程序,为企业提供“下单式”指导服务,解决选址与工业固废处理两大难题。同时龙岗还与企业共建“绿宝箱”,手机一扫,即可回收再生资源,助推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生活加速度。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