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首批“首席教师”近日评选完毕,不同学科的60名首席教师每人每年可获得2万元津贴。有民办教师质疑,评选只面向在编在岗教师,存在不公。对此,福田区教育局回应,首批评选津贴由福田区财政拨款,随着方案的完善,将逐步把民办学校教师纳入评选范围。
6400名专任教师中评出60位首席教师
去年10月,福田区出台《深圳市福田区首席教师激励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申请人需教龄10年以上,其中在福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年以上。
去年12月,经专家初评、述职答辩、民意测评等三个环节的评审,根据综合得分排序,并报福田区首席教师评选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福田区第一届首席教师评审结果公示并通过。按照选拔名额上限为全区专任教师实际人数1%的要求,福田全区专任教师约6400人,共评选出60名首席教师,每人每年可获得2万元津贴。
“方案”称:非在编教师没有资格参评
首席教师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考察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同时也是参评新一轮市学科带头人,省、市名师,特级教师的基本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还要求申请人需是福田区区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并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原被各级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各层级荣誉(含特级教师),同样要参加选拔。这意味着,首席教师弱化“荣誉”标签,强调在教学一线的“实干”性,但也把民办学校非在编教师被排除在外。
福田区某民办学校英语老师听说评选首席教师的《方案》后说:“同样都是教书育人,民办学校也有引领学科发展的人才,但是我们不能参评,不公啊!”另一位民办高中老师也坦言,其实民办学校教师付出的辛苦要远远高于公立学校教师,不能参评首席教师,是对民办教师的歧视。
福田区教育局:逐步将民办教师纳入评选
刘粤生介绍,评选首席教师是福田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而进行的积极探索,早在2012年已开始酝酿。同时,福田区鼓励骨干教师回归所学、所教专业。个别教师以往长期从事某一学科教学工作,成绩非常突出,但由于工作调整,改教其他学科。在认同度较高的基础上,该教师可参评以往学科首席教师。“评选后,必须回归本专业,带领更多老师进行学科建设”,张健表示。
福田区按照2000元/月的标准,为首席教师每学期拨发一次报酬,一学年发放10个月。刘粤生介绍,目前全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等,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都享有同等机会。此次评选首席教师,由于费用由福田区财政拨款,首次评选暂时只面向在编教师,区教育局已经注意到民办学校教师的呼声,将在后续评选中积极完善方案,争取将民办教师纳入评选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