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康大名堂,不出社区就能看名医。7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签署名医下社康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自身优势专科和诊疗特色,通过“点对点”名医下社区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两家医院的名医们还会对所在社康中心医生进行培训,指导社康医生开展门诊、家庭出诊、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帮助社康中心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并帮助社康中心建设独特的学科和优势特色,全面提高福田区社康的服务能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在深圳,历来存在大医院和社康中心“冷热不均”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医院密度最高的福田区,一边是三级综合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另一边基层社康中心却少人问津,资源闲置。究其根源,主要是市民普遍认为社康就诊环境、诊疗技术落后于大医院。为此,福田区创新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提出了打造社康中心“三个一”模式(一个名医、一个专科、一个特色),促使三级医院选派优秀专家到社康中心开展诊疗服务,帮助社康建立自己的优势专科、诊疗特色。
坐落在景田北三街6号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路之隔,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中西医互补性强的特点,使两家医院的合作由来已久。此次签约旨在进一步推动福田区社康中心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通过‘名医下社区’服务,进一步夯实基层首诊服务基础,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缓解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度紧张,加强探索,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积累经验。”区卫计局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康中心的发展,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并尤其注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构建出“顶部强、中间优、底部实”的“金字塔”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为龙头,6家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为骨干,56家社康中心为网底,3家中医门诊部、28家中医诊所及21家中医馆、14家中医坐堂医诊所为补充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15分钟中医药服务可及就医圈,并于2014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截至目前,仅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下属社康中心就拥有36位家庭医生,签约家庭1649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