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区动态

南山区“六个一”2.0版与“六个券”政策备受企业与人才群体关注 构建“人才—企业—生态”协同发展新范式

信息来源:南山区 信息提供日期:2025-11-21 10:54 【字体: 视力保护色:

  11月18日,南山区“六个一”2.0版与“六个券”政策同步发布并开启线上申报,迅速引发企业与人才群体的广泛关注。若仅从资金维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加大力度的补贴升级,但深入政策内核便会发现,其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人才集聚—企业激活—生态优化”的协同发展新范式。两大政策分别锚定人才端与企业端精准发力,再配套高效服务体系打通二者链接通道,实现创新生态的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层动力。

  企业为核 “六个券”全周期激活创新主体动能

  企业是创新生态的核心载体,“六个券”政策以全链条扶持逻辑,从创新的“第一公里”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提供精准赋能。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相较于传统补贴聚焦单一环节的局限,此次推出的模型券、贴息券、技改券、流量券、保险券、消费券六大工具,精准覆盖“研发—采购—生产—推广—流通—消费”产业全链条,形成环环相扣的赋能体系。

  在研发攻坚环节,模型券以50%投入补贴支持AI创新,单季度最高100万元的额度,让企业敢于涉足大模型应用等前沿领域。十方融海小智AI负责人唐凯峰直言:“小智AI的核心是语音对话模型系统,绝大部分投入都集中在模型研发上,此次‘模型券’不仅能帮我们降低可观的直接成本,更关键的是政府提前整合了资源,省去了我们找合作方、谈折扣的烦琐流程,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融资环节的贴息券更显差异化思维,针对科技企业、供应链企业设计分层补贴比例,其中融资租赁业务最高3000万元本息补贴,为企业设备升级打开关键资金通道。而流量券的“投流抵扣”与保险券的出口信用保障,则精准破解了企业推广获客与外贸风控的“成长烦恼”。这种全链条设计,让政策效力穿透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推动企业从“政策输血”稳步转向“自主造血”。

  人才为基 “六个一”2.0版筑巢引凤集聚创新活力

  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人才,“六个一”2.0版政策以“筑巢引凤”的服务思维,精准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作为人才端的核心扶持政策,此次升级在今年3月“六个一”1.0版基础上,实现了门槛降低、范围扩大、力度增强三大突破,彰显了对人才需求的深度洞察。

  门槛降低打破了创新的身份壁垒,年龄、学历等限制的放宽,让更多青年创业者与技能型人才获得扶持机会。新磁超导创业者胡良兵便是受益者之一,他说:“南山精准把握了创业者的痛点,将年龄限制从40岁放宽至45岁,这不仅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更给了我们这些从科研院所走出的创业者更多试错空间和可能性。”

  范围扩大则将扶持触角延伸至高新技术、开源生态、游戏产业等新兴领域,其中1000万元开源生态综合补贴,更凸显了对基础创新人才的长远布局。最受关注的住房保障升级,从“1年免租”延长至“1年免租+2年政策性租金优惠”,让人才“扎根南山”的梦想有了坚实支撑。今年从北京来深的校招生杨易表示,多方对比后最终选择南山投身科技创新,正是看中这里的人才保障力度。像杨易这样毕业后选择南山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已有13515名大学生通过“感知南山”体验券初识南山,7301名应届生获得免租住房支持,74名重点产业人才获得高额资助。

  生态为纲 高效服务打通协同发展“最后一公里”

  人才与企业的协同发力,离不开优质生态的支撑,而南山区此次推出的“即申即享”服务体系,正是打通“人才—企业—生态”协同链路的重要一环。两大政策发布当日便同步开通“Ai南山”平台线上申报,企业和个人只需完成自测、评估等简单步骤即可领券,这种“像网购一样便捷”的体验,改变了传统政策“申报繁、审核慢、到账迟”的弊病。

  更值得关注的是,“Ai南山”平台并非简单的申报通道,而是整合2000余项服务的“企业服务总台”,既能根据企业类型精准推送人才政策,也能依据人才特征匹配企业需求。再加上专属“企业管家”提供的全链条陪伴服务,形成“政策精准推送—需求快速响应—诉求有效解决”的服务闭环。

  “现在打开‘Ai南山’就能马上办理‘六个一’和‘六个券’的相关业务了,非常高效快捷。”参会的创业者迫不及待地打开软件进行体验。这种“政策发布即落地、服务全程有陪伴”的机制,确保人才与企业需求高效匹配,让协同效能最大化。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区域创新能力的比拼已从单一要素竞争升级为生态系统的综合博弈。此次南山“双策”齐发,以“六个券”激活企业创新动能,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产业平台;以“六个一”2.0版集聚人才活力,为企业注入核心创新要素;再以数字化服务体系搭建协同桥梁,最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当人才活力与企业动能在优质生态中同频共振,必将催生更多创新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力量。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