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区动态

高交会折射龙岗产业发展这些新动向!

信息来源:龙岗区 信息提供日期:2025-11-19 10:2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微信图片_2025-11-19_093225_507.jpg

  龙岗企业御光新材料“飞天屏”为十五运健儿加油。

  身着华服的机器人像真人乐手一样弹奏钢琴,灵巧的手指在琴键上奏出悠扬的乐章;中医仿真四诊AI机器人融合灵巧手技术与智能语音交互,让观众像看中医一样亲身体验AI把脉的奇妙感受……步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龙岗展区,270平方米的展位空间俨然化身为一座“科技秀场”,38家企业的93款高科技产品共同勾勒出一幅产业变革的立体图景。

  科技的星火,总会在高交会的聚光灯下燃成产业发展的火炬。走过二十七载光辉历程的高交会,早已从南海之滨的创新探索者蝶变为全球科创浪潮的风向标。它不仅记录着中国科技在多个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壮阔征途,更生动映照出中国产业向阳而生、向新而行的进阶之路。当时间来到2025年,作为高交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亦能从那些琳琅满目的“黑科技”中,洞见龙岗这座产业大区产业发展的清晰轨迹:

  在这里,奔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正从“All in AI”的宏伟蓝图,加速变成足音铿锵的城区实践;产学研用的古老“天堑”,在一座座有形或无形的桥梁下,逐渐化作畅行无阻的通途;一个个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正日益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

  机器人弹琴背后 “All in AI”从理想照进现实

  要说今年高交会,含“AI”量最高的展区是哪里,龙岗一定当仁不让。从灵心巧匠的“灵心乐府”机器人乐队,用一场融合传统乐器与现代科技的高品质演出技惊四座,到灵锶智能的四足机器狗现场展示50公斤超强负载能力,用身轻如燕的爬行术赢得满堂彩——270平方米的龙岗展区里,AI无疑是聚光灯下“最靓的仔”。

  38家参展企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了半壁江山,AI与机器人元素触手可及……这背后,是龙岗“All in AI”战略的全域落子。从算力池中的算力突破到工厂车间的智造跃迁;从城区治理的智慧大脑到千家万户的智能生活,这场如火如荼的“All in AI”实践,正深刻诠释着龙岗的城区发展新逻辑,勾勒出一幅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壮丽蓝图。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龙岗区已集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超350家,形成了“从芯片到场景”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支撑起锻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基底。华为昇腾系列芯片、云天励飞“云天天书”系列大模型、优艾智合晶圆盒搬运机器人……这些各具优势的人工智能企业,正以乘风破浪之势在各自的细分赛道闯出一片广阔天地,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贡献“龙岗力量”。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龙岗的“All in AI”战略,不仅是多点开花的技术展示,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态支持。从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揭牌成立,到《龙岗区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发布,龙岗区以清晰的路线蓝图为指引,逐步构建起硬件、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生态等六大要素协同的AI全链条产业生态。

  以在今年高交会上惊艳亮相并收获广泛好评的“科技篇”应用为例。“科技篇”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牵引,鸿蒙化为引导,聚焦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与运营的痛点难点,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对接前沿科技成果,将最新科技产品与技术嵌入项目立项环节,并通过设计先行在源头打造应用场景,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示范与创新产品应用迭代的双赢效果。目前,龙岗区已搭建“科技篇”应用库,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产品技术,目前已涵盖医疗卫生、城市治理、数字基础设施等10余个领域20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未来3年,龙岗区更将提供100亿元资金支持,计划涵盖教育、医疗、文体等政府资金投入领域,掷地有声地传递出“百亿订单推AI”的坚定信念。

  新势力崛起 “专精特新”成为龙岗产业中坚力量

  高性能的裸眼3D显示屏、可自动配药的医疗机器人、频频点亮城市夜空的“飞天屏”……深圳会展中心(宝安)15号馆里,一系列硬核科技在龙岗展区熠熠夺目。这绝非简单的产品陈列,而是龙岗科技创新的最新宣言——当高交会来到第27个年头,创新强区龙岗再次以这种最直观、最鲜明的方式,让世界看见“龙岗智造”喷薄而出的力量。

  这之中,遍地可见的“高精尖”企业身影尤为瞩目——本届高交会,龙岗展区的参展企业中,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创新创业团队企业3家、上市企业3家。这些身怀绝技的高精尖企业,以其在细分领域的深度布局和技术突破,为龙岗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龙岗创新矩阵和产业格局中的中坚力量。

  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高巨创新”)为例。本届高交会上,高巨创新携四款全新无人机产品亮相,正式发布EMO 5、RIFF、EMO Plus及FYLO Mini四款新品。这些新品无论是在飞行控制、定位精度还是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实现系统性突破,构建了从单机智能到系统协同的全链路安全防护体系,生动彰显了高巨创新在无人机编队表演这一细分赛道的“领头羊”实力,为高巨创新驰骋低空经济产业蓝海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

  “专精特新”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主体,也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产业生态的重要力量。在龙岗,随着“培土倍增”“厚土新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的深入实施,一批批“专精特新”企业正在不断孵化、成长。不久前刚刚入选全国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深圳御光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御光新材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御光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龙岗这片‘厚土’的滋养。”御光新材料总经理袁兰兰曾如此形容龙岗区应用场景创新工作为企业带来的裨益——近年来,龙岗为御光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场景应用支持,让御光新材料的“飞天屏”从深圳大运天地飞向五洲四海。在龙岗区助力下,御光新材料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24年,企业业绩较上年增长226%;今年,该公司的飞天屏、隐形巨幕等产品畅销全球,截至今年8月,其海外销售业绩已超去年全年。

  供需有桥 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

  科技的价值,不仅在实验室里和论文上,更在扎根产业的万千气象中。细细梳理本届高交会上的龙岗众多展品,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无论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与友铂空天动力(深圳)有限公司聚焦低空经济联合研发的小型航空涡电发动机,还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针对医疗、康养等应用场景推出的“人面机器人”,都鲜明折射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象牙塔里的“纸上智慧”转化为新兴产业的“真金白银”,靠的从来不是机遇之神的垂青,而是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当连绵成片的高校院所和集群成势的创新平台逐渐成为龙岗的闪亮名片,如何将丰厚的科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成为龙岗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此,龙岗的破题之路是:通过为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搭建对接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引领时代潮流的新技术、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顺利“变现”。

  一个值得深思的细节是:在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开幕当天上午,一位外地参展商在龙岗展区翻阅完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宣传资料后感慨道:“‘线上撮合+线下服务’,这套组合拳打得真漂亮!有了这个平台,高校的科技成果可以有效转化,企业的技术需求也能得到满足,真正打通了产学研用各个环节!”

  这种出自路人之口的评价,正是龙岗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效能的生动体现。去年7月,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落地龙岗,以“线上撮合+线下服务”模式打造高品质政产学研用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科研团队、技术需求、政策服务等多类型、多层次的资源汇聚,助力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此后不久,龙岗区又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深圳首家科技成果超市,将前沿科技成果摆上“货架”,让企业找专利像逛商超一样方便,成为龙岗创新搭建科技成果供需之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又一道精彩缩影。

  “龙岗区将全力为创新创业者打造零门槛的试验场、无上限的梦想城。”一如龙岗区主要负责人所说,未来的龙岗,每一行代码都能获得生长的土壤,每一个算法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每一个场景都能承载住创新创业者的创新火种。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