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宝安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五楼热流涌动,随着一束灯光聚焦舞台中央,“AI派·集结号”专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启动仪式,而是一次“政产学研用金”六方资源的深度耦合,是技术供给与场景需求的精准对接,更是宝安区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具身智能产业生态成型的关键落子。
宝安区副区长练聪出席活动并致辞,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前海管理局、宝安区及各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与企业、高校、协会代表同坐一堂,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创新图谱。
“AI派”寓意AI思维的无限碰撞,构筑技术创新无限的“π”生态;“集结号”代表着汇聚“政、产、学、研、用、金”六方资源,打造要素链接的价值共同体。这一命名本身,便揭示了活动的深层逻辑:技术创新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在开放、协同、流动的生态中实现价值跃迁。
活动伊始,暖场视频中穿梭于工厂、商场、展馆的机器人身影,无声诉说着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签到处旁,同川精密的谐波关节、途见科技的触觉传感器静静陈列,它们是具身智能的“关节”与“皮肤”,也是宝安产业底座最坚实的注脚。这一刻,仪式尚未开始,但技术与场景的对话已然开启。
市人工智能产业办的政策宣讲,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专项支持,强调以政策的精准滴灌培育产业茁壮成长的沃土;宝安区科创局和区人工智能产业办对宝安产业优势的解读,则直指核心——这里不仅有兆威机电的空心杯电机、拓邦股份的智能控制器,更有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港”的战略布局。政策与资源的叠加,为技术落地铺就了“高速路”,也传递出明确信号:政府的角色,正从“发红包”转向“给机会”,从政策扶持转向生态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