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数字智造中心项目采用大跨度、高荷载的框架结构设计。
龙华区数字智造中心作为深圳市首批、龙华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凭借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应用,成为深圳“工业上楼”项目的新典范。
近日,在龙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见证下,龙华区数字智造中心项目(建泰城市更新项目)圆满完成五方验收。参与验收的各方单位一致认为,项目在工程质量、技术创新、安全环保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符合交付使用标准,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验收交付阶段。作为深圳市首批、龙华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其凭借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应用,成为深圳“工业上楼”项目的新典范。
位于大浪街道的龙华区数字智造中心项目,占地面积4.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包括4栋建筑面积达23.2万平方米的高层厂房,2栋建筑面积为8.43万平方米的公寓,另配1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全面构建“以智能终端为引领、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为引擎”的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先进制造、研发设计、双创孵化、产业服务融合发展。
从龙华建设集团获悉,项目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大跨度、高荷载的框架结构设计,厂房采用8.7米柱跨,标准层高度为4.5到5.4米,为大型设备的安装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同时,楼板的承重能力也经过精心设计,结合生产需求对各层荷载给予预留;另外,差异化层高考虑,可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生产和研发的定制化需求。这种创新的结构设计,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生产布局选择。
项目实施过程中,成功应用各类智能化及精细化管控装备,如自动地坪施工整平机、大型塔吊群协同作业系统、自动化钢筋加工生产线、混凝土智能布料机、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等,实现了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快速施工,大幅缩短了工期,并保障了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可控性。项目同时于现场部署了集成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遍布现场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了对人员、机械、物料、环境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有效提升了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在绿色节能方面,项目也走在了前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覆盖部分屋面,改善能源供给。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则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建筑物的热量传递,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为企业营造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环境。
在不久前,龙华数字智造中心已开启全球招商,向数字智造产业链、创新链关联企业、机构、人才等抛出橄榄枝。随着项目的正式交付,将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也将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工业上楼”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工业上楼”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据悉,龙华数字智造中心达产后,有望实现年综合纳税额8476万元,约为改造前的2.6倍,新增就业岗位可望达到1.2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