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25克早产儿天天在多学科接力中重获生机,到86岁李阿姨在安宁疗护中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宝安9967名医师用“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的坚守,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照护的长卷上写下温暖注脚。
这份跨越生命各阶段的守护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宝安以制度为基、以创新为翼,为医师群体持续赋能的系统性支撑,让这份守护更可持续、更有力量。
以“123410”主线构建赋能框架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可负担的健康服务”,这一奋斗目标背后,是宝安卫健系统为医师赋能的清晰蓝图。今年以来,全区深化“医院做强、学科做优、社康做全、公卫做实”发展路径,聚焦“123410”工作主线,为医师搭建起成长与服务的双重舞台。
“1个坚持”筑牢赋能根基。坚持党建引领下,“领创-领智-领技人才体系”和首席全科专家体系同步推进,让医师在思想上有方向,专业上有依托。
“2个加速”注入创新动能。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落地,让社康医师通过远程影像、检验支持体系提升服务精准度;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如年底将完工的儿童医院,将增加500张儿科病床供给,缓解儿童医疗服务压力。
“3个提升”锻造过硬实力。学科人才建设上,9967名医师中,社康本科以上医生占比达94.9%,全年接受三基培训与亚专长培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等技术突破不断涌现;中医药传承创新则让中医医师在安宁疗护、青少年护眼等领域大显身手。
“4个优化”释放服务效能。社康服务供给的优化夯实“10分钟社康圈”建设根基,220家社康全年接诊超1183万人次;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制度的建立,让医师从孕产妇管理到老年健康照护都有章可循。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4+8+N”考核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更让赋能效果与服务质量紧密挂钩。
10项便民行动亦为医师“减负提效”
宝安卫健系统于今年启动的10项便民行动,不仅聚焦群众获得感,还处处藏着为医师赋能的巧思,让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核心诊疗环节。
526项目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让医师可以调阅查看患者在外院已共享的检查检验结果。
“一次挂号管三天”“诊间结算”“住院一站式结算”等门诊住院服务优化,为医师减去“流程包袱”。宝安区中心医院的医师感受明显:“过去患者缴费来回跑,现在诊间就能结算,我们能专注于病情沟通。”免陪照护服务的全面试行,更让医师从非诊疗事务中解放出来。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的制度化推进,让医师工作更有方向。体重管理年行动中,“一秤一尺一日历”的推广与专项竞赛,让医师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健康指导。“两癌”筛查网点扩充至75家,医师可按标准化流程完成9万人次筛查,无须为资源调配分散精力。
儿童医疗、精神卫生、老年健康等专项行动,则为专科医师划定“责任田”。社康100%提供儿科服务的硬性要求,配套儿童医院建设的资源支撑,让儿科医师不再“单打独斗”;睡眠门诊全覆盖与心理热线7×24小时服务,为精神科医师构建起“诊疗+干预”的完整链条。
“暖医宝安”14项民生服务织密赋能生态
“暖医宝安”行动中14项医疗卫生民生服务品牌的发布,标志着宝安医师赋能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生态构建。“暖心、暖情、暖医、暖流”四维联动,让医师在服务中获得职业认同,在创新中实现价值提升。
宝安区人民医院的“家门口的名医名院行动”为医师打开“成长之窗”,加强与省人民医院、中山六院的合作。年轻医师坦言:“跟着专家同台,技术提升比读三年书还快。”
专科特色品牌让医师找到“用武之地”。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星星城社康中心成为第一家国家级“社区脑健康中心示范建设试点单位”——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筛查项目,让全科医师参与认知症筛查与慢病管理,形成可复制的防治闭环;宝安区中医院的“望闻问切 惠老有方”品牌,让中医医师的穴位贴敷、情志疏导等技术在安宁疗护中发挥独特作用,86岁李阿姨的无憾告别正是例证。
人文关怀机制为医师注入“情感暖流”。松岗人民医院的“医患沟通共筑健康”品牌,通过“三个一”接访模式化解纠纷;石岩人民医院的“红心护苗康复行动”,组织医师参与残障儿童康复志愿服务,在奉献中强化职业初心。
宝安区卫生事业发展中心的“健康宝安智能行”,让医师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远程诊疗,减少通勤耗时;区中心血站的“生命加油站”优化献血网点布局,保障临床用血。
从婴幼儿期多学科协作保障,到老年期197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温暖守护;从儿童期90%以上的疫苗接种率,到青中年期各种坚实“医”靠——宝安医师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亮眼表现,印证了制度赋能的深远成效。这种赋能不是短期投入,而是持续深耕。当“健康体重”活动让超重学生BMI下降1.02,当“护眼行动”为39.37万名青少年筛查屈光,当“宝安心脏健康守护卡”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一系列有力的数据均是医师在制度支撑下的专业坚守。
让医师可持续地守护生命,宝安全力以赴为他们搭建成长的阶梯、减负的平台、价值实现的舞台。当9967名医师在这样的制度沃土上深耕,540万宝安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便有了最坚实的“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