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区动态

设计智造相辉映 宝安搭台引“活水”

信息来源:宝安区 信息提供日期:2025-07-23 17:3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1.Png

产业对话环节。

2-2.Png

“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设计佳作在现场展示。

  盛夏的宝安,创新热潮与产业活力交织涌动。7月22日,2025“设计赋能 智能制造”产业对接系列活动在宝安区海纳百川大厦举办。这场汇聚全球设计精英、制造企业与学界大咖的盛会,以“赛事推介+产业对接+佳作展示”的创新模式,为设计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高效平台,更彰显了宝安作为深圳工业“基本盘”,以设计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升级的坚定决心。

  活动全景

  三大板块构建设计与制造融合生态

  本次活动由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承办,采用“1+1+1”创新模式,通过“设计×智赋生活”赛事推介、“设计×智链城市”产业对接、“设计×智创未来”佳作展三大环节,聚焦宝安区智能制造产业,旨在通过精准对接,让设计从“外观塑造”升级为“全流程创新引擎”,推动“制造”向“智造”跨越。

  活动伊始,参会嘉宾参观了“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设计佳作展。展厅内,近百件涵盖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的创新作品集中亮相,每一件作品都彰显着“设计驱动技术落地”的鲜明特质,让嘉宾直观感受到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推介由评审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鲁晓波领衔解读。“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是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设立,面向全球评选的国际化综合设计领域赛事,旨在打造中国设计的世界级话语平台。本届大赛总奖金池为420万元,单个奖项奖金最高可达30万元,大赛重点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设置了产品设计和产业设计两大类别,全面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主旨演讲环节,三位行业大咖分享了设计赋能产业的实践经验。迈瑞医疗工业设计总监赵近舟以《数智时代医疗设计创新发展》为题,讲述如何通过“人机工程优化+场景化设计”,让高端超声设备从“实验室产品”变身为基层医院易用的“生命守护者”;科大讯飞工业设计中心总监诸臣则以翻译机4.0为例,阐释“技术可视化”如何让智能产品更懂用户;LeapX Design商务总监梁宇杰以“AI时代下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为题,带来AI与设计如何融合的前沿思考。

  “设计×智链城市”产业对话环节由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杜鹤民主持,裕同包装、惠科股份、白狐工业设计等六家企业代表围绕“价值链重构”展开深度碰撞。裕同包装高级设计总监丁智勇以IP包装为例,提出“包装即媒介”的理念,这就是设计创造的增量价值。惠科股份设计总监文远友则分享了AI在显示器设计中的应用。洛斐客设计总监申林的观点引发共鸣:“洛斐的产品之所以成为爆品,正是因为我们把‘文化符号’注入工业设计,让产品从‘工具’变成‘生活方式载体’。”

  活动中,企业自由对接环节的热度印证了市场需求,工业设计领域供需双方面对面高效交流。“以前找设计机构像‘大海捞针’,今天在现场就找到了两家匹配的企业。”一家智能家居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产业链对“精准对接”的迫切需求。

  宝安实践

  政策、载体、生态三位一体 筑牢设计创新高地

  活动的成功举办,背后是宝安多年来在工业设计领域的深耕细作。

  作为深圳工业“压舱石”,宝安拥有5.7万家制造业企业、5592家规上工业企业、739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门类覆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

  但如何从“规模优势”转向“质量优势”?

  工业设计正是重要突破口。作为全国工业设计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宝安已构建起“政策保障—载体培育—生态构建”的全链条发展体系,推动工业设计从“边缘服务”成为“核心生产力”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宝安工业专业设计及其他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达12家;1月至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技术服务营业收入近3.5亿元,增速近20%。

  载体培育上,宝安已建成众多颇具实力的工业设计中心,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共42家。其中,包含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众多,达27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有14家。这些工业设计中心涵盖了包装、新能源、电子设备等多个行业领域,成为宝安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撑。以裕同科技为例,该公司每年设计投入在4000万元以上,拥有超100位专业设计师,先后斩获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奖、Pentawards、世界之星奖等多项国际知名设计奖项。

  生态构建方面,宝安积极营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深圳工业设计的国际化之路离不开宝安区的推动,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便起源于这里。”中国工业设计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在致辞中说道。通过举办诸如“设计赋能 智能制造”产业对接等活动,以及各类设计大赛、论坛、培训等活动,宝安搭建起设计机构、制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设计人才培养、创意孵化、技术转化和产业应用的有机衔接。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设计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宝安的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从多次斩获德国iF设计奖、红点奖、金点设计奖等国际大奖的绘王数位屏,到实现“自拍杆隐形”的影石全景运动相机,再到佩戴稳固性与舒适度完美平衡的韶音开放式耳机……如今的宝安,已诞生许多以设计响应用户需求的全球知名产品。

  当“设计×智造”的化学反应在宝安持续发酵,这场产业对接活动早已超越了一次单纯的交流盛会——它既是宝安作为制造业大区向“创新策源地”转型的生动注脚,也是其以“设计为钥”解锁智能制造的具体实践。在这里,设计不再是产业链的附加环节,而是重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用户体验的核心引擎。当越来越多像绘王、影石、韶音这样的企业以设计定义行业标准,宝安正以“制造业当家”的坚定姿态,为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兼具创新与创意的“宝安答案”。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