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岗街道“有模有Young·与全运会同行”海陆模型互动展。
松岗街道两新学堂“红网共富”直播培训活动。
从红色理论学习走入企业车间,到志愿积分兑换走进百姓生活,从党群共建推动文旅项目破圈传播,到小区微信群构建起协商共治新格局……2025年上半年,松岗街道围绕思想建设、品牌锻造、基层治理三大维度,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深度。一个个贴近需求、富有创新的项目正在街区铺展开来,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信心根基,也为宝安区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提供了松岗经验。
理论扎根、组织提质 推动思想教育触达基层
今年以来,松岗街道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思想建设,着力将理论学习做深做实,让“上接天线”的政治要求与“下接地气”的群众需求融合、贯通。
上半年,全街道累计组织各类集中学习、专题培训800余场次,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内容,推动理论学习在社区楼宇、企业车间、党群阵地全面铺开。其中,13个社区党委、170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高质量完成换届,组织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党组织带头、支部联动、党员带动的治理格局。
为了让思想建设更具温度、形式更加灵活,松岗街道还将“党建+文体”深度融合,结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航海、车辆模型项目在松岗举办的契机,组织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模型普及活动3场,活动聚焦党史学习教育,把模型体验、志愿宣讲与社区党建资源进行整合,覆盖学校、社区、亲子家庭上千人次。
其中,6月28日,松岗街道举办以“红心向党”为主题的模型(航海、车辆)邀请赛,组织辖区青少年亲手制作“红船”模型,并在承载重大党史节点的赛道上操控小船穿越“红色拱门”,在动手实践中了解“红船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活动通过寓教于赛、寓学于趣的形式,探索出一条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红色体育路径”,既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也为辖区注入更多红色文化内涵。“孩子回家后念念不忘模型课,说要把红船模型再拼一次送去给爷爷看。”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说,类似的活动让孩子第一次觉得爱国不是抽象词,而是通过动手拼装,走近党史、触摸历史,在亲手拼、亲耳听、亲身演中把家国情怀悄然植入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七一”当天,松岗街道将开展“一脉红心·八点共悟”党员研学打卡计划,策划推出八个特色研学点位,包括蔡学元进士第、松岗河赛龙舟文化展示点、杉杉奥特莱斯等,通过融合历史文脉与时代风貌,引导党员在沉浸式行走中重温党史、感悟初心。每一处都设置了学习任务与“写初心”互动环节,参与者现场记录心得,回望来时路、凝聚奋进力。通过“打卡+研学+表达”相结合,推动党性教育从课堂走向街区、从文件走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使命感与归属感。
品牌矩阵持续进阶 激活党建服务“新动能”层
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党建工作,是松岗街道近年来的一大特色。今年以来,松岗持续推动“星耀琥珀红”“满新而归”等党建品牌内涵升级,不断打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星耀琥珀红”以珠宝、数字电商等主导产业为依托,持续将党建引入产业服务场景。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松岗琥珀分会场筹办过程中,党组织深度参与场馆组织、企业对接与后勤保障,推动“快手珠宝产业带深圳直播电商基地”项目成功落地松岗,激活平台经济与人才聚集双引擎。值得一提的是,全市首个老干部直播间在此次分会场正式亮相,老干部们积极参与“银发优品”展区、“长青直播课堂”等系列活动,推动“银发文化+银发经济”融合发展,为琥珀产业注入人文温度与消费潜力,彰显党建在产业发展中的独特穿透力。
“我们企业之前也开展党建活动,但像这样跟产业链深度结合的形式还真不多。”今年文博会琥珀分会场一家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党建“动起来”,企业发展才更有底气。
作为松岗街道重点打造的党建品牌之一,“满新而归”聚焦“新松岗人”服务和产业型社区治理,围绕“城市向新、组织凝新、人才创新、产业焕新、治理革新”五大方向,推动党建与园区建设、人才集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该品牌以“心满驿”服务阵地为依托,联动高校资源、企业力量与青年社群,先后推出“松港同心”系列活动、“松企先锋服务团”“支部建在项目上”等实践载体,为新业态人群和城市新人群营造共建共融的氛围,也为松岗城市更新片区注入了有组织、有温度的治理力量。
在此基础上,松岗还上线“满天星”党群服务系统,探索“积分+激励”机制,在13个社区设置积分兑换机,居民可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环境巡查、政策宣传等方式累积积分,兑换饮用水、生活用品等。截至目前,累计兑换超3000人次,既提升了群众参与度,也让社区治理多了一份人情味与获得感。
在党建引领文旅融合方面,松岗街道也迈出新步伐。围绕深中通道通车契机,策划拍摄“书记带你游”文旅微视频,结合《行街指南》导览地图,与中山、东莞等地党组织联动,推广辖区文旅资源,进一步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党建引流赋能的传播新路径。
这一系列项目的共通之处在于:不再将党建视作独立模块,而是作为组织力、服务力、宣传力的融合节点,推动党建工作与街道经济、文化、社区生态全面融合,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基层治理持续发力 党建嵌入群众“生活圈”层
“书记就在我们群里,有事发一张图,他们当天就来现场看。”家住联投东方的居民李先生说。今年以来,松岗全面推广“松邻友好”小区微治理党建品牌,设立邻里之家35个、小区书记工作室8个,通过书记驻点、专人跟进、定期议事等机制,推动问题“不过夜”、服务“零距离”。同时,微信群作为基础触点,常态化开展书记茶话会、围炉夜话、小区接待日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建在社区中的能见度与公信力。上半年,通过此类活动已累计解决群众诉求5000余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服务能力。
在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建设上,松岗街道以“空间换服务、公益+普惠”为思路,探索实施党群阵地“空间合伙人计划”,推动“百姓客厅”从阵地提升向服务提质转变。围绕资源型、服务型、运营型合伙人模式,在溪头、楼岗、江边等社区“百姓客厅”试点引入专业机构开展AI智慧钢琴、英文戏剧、体适能、口才、正骨推拿、书法美术等各类公益性和普惠性服务,打造“一厅一品”服务场景,满足群众多元化、特色化、专业化服务需求。同时,积极探索延伸型合伙人模式,利用学校、商圈、企业优质空间打造共建共享的服务点,延展党群服务触角。在宝安区率先设立“达人工作室”,广泛吸纳中医、书法等170余名“社区达人”参与服务,打造“人人有专长、人人可参与”的共享社区生态。通过机制激活、资源盘活与品牌融合,“百姓客厅”正成为居民“可见、可感、可参与”的基层治理新入口。其中,“三部曲激活社区资源,社区达人引领多元共治新模式”项目成功获评宝安区“创优杯”社会工作项目大赛三等奖。
新业态人群服务也成为党建“温度测试”的重点方向。今年以来,松岗街道以快递员、外卖员等为重点对象,大力开展“暖流行动”,建成21个暖蜂驿站,推出“暖新服务11条”,涵盖免费饮水、应急药品、休息座椅等内容,联动70余家商户参与支持,并以小程序形式让受众以VR全景视角参观驿站各类功能区域,通过AI互动形式了解“暖流行动”服务项目。其中,《以心暖“新”凝聚城市基层治理新力量》入选深圳市“圳治”优秀案例,为全市新就业群体服务提供了示范样板。
“忙了一上午,腿都酸了,还能在驿站喝口水歇口气,太实用了。”在松岗工业区送快递的小曹说,“这些服务我们是真心记得住。”
正如市民所见所感,松岗街道的党建工作不是抽象的组织职责,而是内嵌于生活日常、回应于发展所需的具体行动。从理论学习到品牌建设,从治理微单元到全域联动,党建之网正在这座城区中愈织愈密。展望下半年,这套不断完善的“红色系统”也将为松岗推进产城融合、文化协同、基层善治提供更强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