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欢快的舞蹈《健康到到令》、翻腾飞跃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南醒狮、南山街道雏鹰团队演唱《城南情思》原创歌曲、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扮演角色的“城南古巷”沉浸式文化体验……5月18日上午,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南山街道办事处承办的2025年“我的社区我的家”南山区社区运动会暨“行古村、寻古树、探古巷”南山街道“城南古巷”定向公益挑战赛成功举办,活动以2.4公里长的古巷为赛道,设置11个打卡点,全新玩法吸引百余组家庭及团队近600人参加,不少居民被现场活动吸引,各打卡点累计服务居民6000余人次。
区委组织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山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辖区各社区党委、相关股份公司负责人参加了在春牛堂前广场举行的活动开幕式。现场还邀请了南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居民代表共同为社区运动会启幕。
沉浸式体验“城南古巷”文化魅力
在仓前古井接力取水,在侯王古庙体验醒狮,在吴氏宗祠感悟“耕读传家”……据了解,南山街道创新性将“村史文化传承、古树保护与社区运动会”三者结合,以“行古村、寻古树、探古巷”为主题,旨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唤醒居民群体的乡土情怀、古树保护意识,以轻量型的文体活动推动全民参与运动。
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英晖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核心载体——城南古巷。据悉,城南古巷是南山文化的“活化石”,全长2.4公里,串联南山街道南山村、南园村、北头村、向南村4个古村落,形成“一巷四村”的独特脉络。 十多棵百年古树立于“城南古巷”,共筑生态屏障,“古井滋养民生、古桥护佑商路、古庙传承信仰、古祠赓续家风、古树见证共生”形成独具特色的“五谷丰登”。如今的城南古巷,既是历史缩影,也是城中村治理的创新样板。南山街道通过活化空间、引入业态,让传统与现代共生,为居民留住乡愁,为城市增添底蕴。
据介绍,本次运动会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定向徒步”模式,在仓前古井、大板桥、侯王古庙、深圳树王、吴氏宗祠、陈郁故居、春牛堂等11个点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角色扮演与参赛团队互动。活动融合文化答题、游戏挑战与公益行动,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
党员服务市集让服务更接地气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现场还同步举办“古韵寻踪,活力拾光”南山好“市”来党员服务市集活动,设置了“发光区”“发财区”“发动区”“发呆区”“发声区”,包括爱心义卖、中医义诊、美食轻饮等15个摊位,人气爆棚、热闹非凡,以惠民服务为运动会注入活力。
记者看到,在“发光区”,由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为群众开展主题服务,基层治理成果展六大主题7块展板依次展示了南山街道“古蕴新生,文脉流芳”“城南古巷”文化街区建设,“商聚五村,老街溢彩”打造城中村新型消费场景,“活力小区,幸福满家”现代活力小区深化建设,“秀坊蝶变,潮领湾区”荔秀街区品牌提升,“三端融合,汇智共治”街区制改革,“红色引擎,赋能发展”南山街道党校大培训等基层治理成果。
在“发财区”,南山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工作人员面对面向居民宣讲政策,进行安全知识科普等。
“发动区”设置了居民参与度较高的运动类互动游乐项目,“障碍足球”等游戏颇受辖区青少年儿童欢迎。
“发呆区”设置了社区特色公益美食、中医义诊、爱心义卖等摊位,不时有居民在摊位前拍照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发声区”现场收集和回应群众的真实意见和诉求,切实解决居民实际生活问题。为方便居民发声,现场还设置了5大类问题咨询服务摊位,涵盖基础设施与环境类、社区服务与民生类、交通与出行类、社区治理与参与类、开放式问题等。此外,现场还设置了合影打卡区,颇受居民喜爱,大家纷纷驻足打卡、拍照留念。
据悉,南山街道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提升城区软实力,积极推动文体惠民,不断完善“十分钟健身圈”。此次南山区社区运动会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凝聚居民家园意识、增进邻里情感,培育社区公共精神,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打造南山区社区治理和群众文体活动新品类,以创新思维办出新特色,也为落实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探索新路径。